納豆,一種以大豆為原料或以大豆為主要原料的發酵食品,日本學人須見洋行發現其含有納豆激酶,為世人所廣知。研究者認為,納豆與中國有著歷史的淵源。或者說,納豆在中國有著很長的歷史,逾越數千年。 現代科學,一切講究數據,符合科學的實驗數據。科學,盡管有不同的認識,但是實驗科學,應該說是從弗朗西斯·培根開始。 對納豆和納豆激酶,也同樣,需要基于嚴謹的實驗科學所獲得的數據,來證明其具有的健康功效。 幾個月前,因有朋友提議邀請,曾經做過納豆的一個科學性的簡單講座,準備了一個PPT。現在,將其中涉及納豆激酶的一部分整理,發于此,以與納豆同好者共探討。 這篇PPT,目的在于解惑: 第一、納豆與納豆激酶是一回事嗎? 第二、納豆激酶真的有溶栓、抗凝作用嗎? 第三、即使納豆激酶有溶栓、抗凝作用,納豆激酶作為一個比較大的蛋白質分子,能夠通過胃腸道,并進入血液嗎? 本次我們發在這里的PPT,就是企圖解決這些問題。通過科學文獻的數據,提供一個完備的閉環,說明納豆所含的納豆激酶,真的可以通過胃酸環境、通過胃和胰腺分泌的蛋白酶的攔截,并可以進入血液,在血管中行使其溶栓、抗凝、改善血液流變性等功能。當然,是從在在血管中行使的這些功能,來推斷納豆激酶是進入了血液的。而要能夠從生物化學角度“看到”納豆激酶確實進入了血液,則需要從血液中分離獲得納豆激酶才是正道。可惜的是,我們沒有讀到這樣“直接證據”的科學文獻。這與科學家們的科學實驗設計思想有關。很多人都急于求成地證明納豆激酶的生理功效,卻忽視了生理功效的生物化學基礎,還是在于分子。沒有分子,哪里來生理功效? 當然,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科學來解惑。 部分一、納豆激酶及其活性 納豆激酶的提取,纖溶活性和激酶活性的測定與證明 部分二、納豆激酶是如何工作的 納豆激酶在體內溶栓的四種途徑 部分三、抗凝作用與溶栓作用 體外與體內,都可以實現 部分四、納豆激酶是否可以通過胃腸道 蛋白質,275個氨基酸,不會被分解嗎?為什么? 2011年左右,我曾經當面請教過須見洋行之子須見敦,他答曰:他父親也有此疑問,沒有答案。 部分五、實例 一方面,是希望借此證明納豆激酶可以進入血液,另外一方面是可用于臨床實踐的才是最有前景的。 任何理論的證明,如果不與實踐結合起來,那么都是蒼白的。 第34張幻燈片,本來到這里,這部分就停止了,因此這張幻燈片是想說納豆激酶的相對穩定,不必要啟動冷鏈。后來,又補充了幾個實驗數據。其實,關于納豆激酶的實驗數據很多,但將之串聯到一起形成一個完備閉環的,還需要有人去做。我們就在做這件事。 做到這里,我們依然覺得有點遺憾,閉環依然不是那么完備圓滑。 當然,我們也很欣慰,納豆激酶的證據,畢竟是基本圓環是有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