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快要死了,他的弟子們商量后,決心一人出點錢,好好厚葬自己的老師。 莊子制止了他們:別別別,我以天地做棺槨,日月做連璧,星辰做珠玉,萬物當(dāng)作我的殉葬品,給我陪葬的東西難道還不夠珍貴豐厚嗎?何必要再破費錢財去添置其它的殉葬品! 弟子們回答說:我們擔(dān)心烏鴉、老鷹之類的東西啄食先生。 莊子:在天上被烏鴉、老鷹啄食,在地下被螞蟻吃,你們從烏鴉老鷹嘴里搶食,然后交給螞蟻們,這是何其偏心啊。 原文: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赍送。吾葬具豈不邪?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 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莊子·雜篇·列御寇》 評析:莊子所生活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侯們相互爭霸,百姓的生活始終處于動亂之中。 這種生命安全隨時面臨著威脅的時代,像老子、莊子和孔子這樣的大思想家們,都對生死這個哲學(xué)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1、孔子 其中孔子認為,與其去擔(dān)心死后如何,不如專注眼下,盡心盡力過好自己當(dāng)前的日子。
2、老子 老子認為,生與死是生命的兩個階段,長壽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來可以長生,卻因為自己不愛惜身體,導(dǎo)致短命的人又占十分之三。
3、莊子 莊子的生死觀與孔子、老子相比,又有所不同,他認為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形式。
在莊子心中,一開始世間并沒有生命和死亡的概念,只是后來,天地間產(chǎn)生了氣,氣又演變成了形骸、生命和死亡。 這種生命的演變關(guān)系,就如同春秋冬夏四時的運行規(guī)律一樣,是由一種生命形態(tài)到另一種生命形態(tài)的轉(zhuǎn)換關(guān)系。 所以,莊子的生死觀中,死亡不是生命的結(jié)束,而是生命的開始。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guān)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