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信,相信自己可以自律 有一個有趣的心理現象叫自證預言即我們總會在不經意間使我們自己的預言成真。 信念和行為之間的正反饋被認為是自我應驗的主要原因。 以自律為例子,我們選擇了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自律,由這個信念支撐我們開始行動,比如我們每天開始健身,我們的行動進一步影響了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別人的改觀進一步改變他們對我們的反應,比如不再拉你去吃油膩的燒烤,邀請你熬夜通宵打游戲。最后,在他人的改觀下增強了我們對自律的信念。 在一輪正面循環下,自律從想法轉而成為現實。 2. 任務分配,管理自己的精力自律有一個普遍的誤區,就是將時間管理看做自律,管理好時間就叫自律。 其實不然,管理精力比管理時間更為重要。 很多朋友常常把時間精準分割,舉例出計劃清單,按照時間表打卡,頗具成就感。 這樣做并沒有問題,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容易關注過程忽略結果;每天的打卡到最后,為了打卡而打卡,自律成為了一種形式主義。 2/8法則無處不在,8的成果大多來自2的關鍵事件 自律的本質是為了提高效率,而不是把每個小時都填滿。 所以管理精力的原則是:要事第一。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原則有了如何進行管理,我推薦一種方法:四象限法 把投入時間按照緊急性和重要性分類 分為1.緊急而重要的事2.緊急而不重要的事3.不緊急而重要的事4.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 3. 健康生活,保持規律飲食健康,作息規律也是老生常談了。 保持自律需要巨大的意志力,身體一定要在最好的狀態,吃飽喝足穿暖,有足夠的體力足以對抗各種誘惑。 在又累又餓的時候意志力最為薄弱,大家很難控制自己。 如何鍛煉意志力從一件小事開始比如早起,這樣你從一天的開始就會擁有成就感,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早起是一件最簡單的事也是最難的事,早期幾天容易早起幾年難。 分享一個簡單粗暴的技巧:養成早早上床的習慣,同時隔離手機 1. !!!不要把手機放在床的四周或者說你隨手夠得到的地方!!! 實在無聊可以冥想或者復盤一下一天的收獲。 4. 把控意志力,澆灌自己的理想意志力告急的時候,想一想你長遠的目標。人非圣賢,總有想放棄,意志力亮紅燈的時候。 這個時候就可以想一想自己遠大的目標,如果在這個地方停下了腳步,就永遠到不了終點,之前的努力也白白打了水漂。想到這些的時候你大概又會再次行動起來,其實光靠主動確實很難堅持。可以參考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被動“綁架”的方法。 5. 讓滿足來的慢一些延遲滿足感,“就等十分鐘” “就等十分鐘”,當年面臨誘惑時,大腦多巴胺大量分泌,開始興奮的時候,給自己設立一個冷卻時間。 就比如你正在減肥,你喜歡甜食面前正好有一個好吃的小蛋糕,你在吞下他前讓自己冷卻十分鐘,想一想是這幾分鐘被滿足的口腹之欲更好還是,你已經努力許久在接下來半個月或者一周后上秤的數字更吸引你。想必十分鐘可以讓你做出最優質的選擇。 這是有魔力的十分鐘,往往等十分鐘后,內心開始慢慢平復,就突然沒有那么想去做這件事了。 6. 躲避開影響你目標的存在這個方法簡單粗暴,效果拔群,屢試不爽。 當你對一件事的癮特別大,屢次打破自己的flag。這個時候你需要避免影響你目標的因素。 比如刷微博,呢你就換個刷不了微博的老人機。 7. 學會掙扎求生羅·赫里克說:命運女神等待著每一個罪惡;大姐是恐懼,二姐是恥辱,老三是內疚 通往自律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過程總是起伏不定。 很多人做不到自律的根源是,一但受到打擊立馬放棄。 他們并不知道自律其實是一次次掙扎出來的 最可怕的不是打破自律,而是因為內疚開始自暴自棄,陷入懊悔的深淵 內疚是最沒用的。去內疚還不如調整心情,重新上路,就像西西福斯一樣,一次一次把巨石往上推。 某種意義上,我們也是西西福斯,在自律的錘煉下,一次次推動人性的巨石。 自律即正義 探尋自律的究極奧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