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的孩子快8個月了,每天夜間一兩點鐘都要吃奶,不給吃就大哭,只要含上奶頭就又睡了。就這樣,后半夜他每隔1~2小時就醒一次,要吃奶。我想給孩子斷夜奶,可是他一哭,我一心軟就又讓他吃上了,弄得我每天晚上都苦不堪言。請問怎么才能給孩子斷夜奶呢? A嬰兒添加輔食后,當輔食可以替代一頓奶的時候(一般是8~9個月),就應該考慮給孩子斷夜奶了。兒童牙醫建議,長牙就應該減少夜奶的次數,上牙萌出后要徹底斷夜奶,因為上牙部位沒有唾液分泌腺體開口,牙齒缺乏自潔作用,最容易形成齲齒。4~6個月的嬰兒逐漸建立了自己的進食規律,此時嬰兒的胃容量可以達到200毫升以上,同時胃排空的時間延長,因此嬰兒應該開始定時喂養。例如,純母乳喂養的孩子每3~4小時喂奶一次,每天6~8次;人工喂養的孩子建議最好平均4小時喂奶一次,每天6次,夜間適當地延長喂奶間隔。這樣有利于添加輔食以后斷掉夜奶。 孩子出生6周后,體內的生物鐘會刺激大腦的松果體,開始分泌褪黑素,來調節生長激素的分泌。這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生長發育。褪黑素不但可以誘導孩子入睡、影響著睡眠的質量,而且還有提高孩子免疫力的功能。褪黑素分泌的高峰是在22點至凌晨3點,而且促進孩子生長發育的生長激素,80%也是在夜間深睡眠時分泌,所以如果孩子在夜間頻繁醒來吃奶,不能很好進入深睡眠狀態,勢必會影響褪黑素和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由此可見,斷夜奶是十分重要的。 要想孩子按時斷夜奶,首先就要養成入睡的好習慣。孩子2~3個月時是建立良好入睡條件反射的關鍵時期,最好晚上9點以前讓孩子入睡。另外,入睡前家長可以讓孩子形成一套固定的準備式,如給孩子洗澡,做好口腔清潔護理,穿上睡衣和使用紙尿褲。讓孩子躺在自己的小床上,聽著安眠曲或者由家長輕拍入睡。每天重復這個入睡模式,孩子就會把洗澡、清潔口腔、換上睡衣以及聽(同一首)安眠曲或者家長的輕拍,和入睡之間建立條件反射,以后再重復這個模式,孩子很快就會入睡了。此時千萬不要養成孩子含著奶頭入睡的習慣,一旦形成習慣以后再想糾正就十分困難了。另外,喂奶的間隔也要逐漸調整為4小時一次,最好建立如下喂奶間隔:8點、12點、16點、20點、24點、4點各喂一次奶。孩子長到7~8個月輔食逐漸可以代替一頓奶的時候,可以將24點和20點的奶合并為一頓。當孩子習慣了這個喂奶的規律以后,再逐漸將凌晨4點的奶逐漸推到凌晨5點以后。 這里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斷夜奶的過程需要家長的耐心和堅持,否則孩子一哭就喂,會強化孩子的行為,再想斷掉夜奶就很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