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淋巴結結核)及頸部腫塊 周楣聲著《灸繩》583頁 除對已經確診為淋巴結結核(瘰疬)的患者應用灸療已獲得偉效外,對其他原因不明之腫塊,效果亦極為優異。其中是否包括著某種腫瘤,因條件所限未能確定,但也是一種可喜的苗頭。 選用頸癭穴,加服消癭丸,對瘰疬與頸部原因未明之腫塊,效果迅速確切,值得重視與探索。 例1朱×芝,女, 24歲,頸淋巴結結核,大者如桃核。小者如指頭,左右成串,共20余顆,應用抗癆藥2年余,不僅未能收效,且有的已經潰破流膿。又作過外科摘除,反而愈 摘愈多,百治無效,始求救于針灸。直接灸頸癭穴加服消癭丸,在80天內全部消失。 例2周x珍,男,成年。頸淋巴結腫大,約有拇指大小??梢苿?、3個多月,肺內有陳舊病灶。用針直貫核心,穿出對側皮外,留針30分鐘,隔日1次,核稍有縮小,進步不顯。改灸頸癭穴加服消癭丸,腫塊逐步縮小, 1月后全消。 例3王X珍,女, 28歲。左耳垂下方約當翳風穴處有硬塊一處,約為6X6厘米,周圍有廣泛之粘連,邊界不清隱痛,轉側受限,已9個多月,取同側頸癭穴,術后逐漸縮小,約3個月即完全消失,,皮膚柔軟,不留瘢痕,現已9年。未見復發。 例4 周X蘭,女,34歲。左耳垂下方出現硬塊一處,約為3X3厘米,與周圍組織輕度粘連,略可移動,界限不清。直接灸頸癭穴,一月余全消,兩年后隨訪未復發。 用肘尖治療瘰疬,針灸文獻多有推薦。經驗證明,效果并不十分鞏固,不能與頸癭穴相比。 例5胡×嗣,男, 48歲。右頸部淋巴結結核4年,破潰流膿,抗癆藥無效。試在同側肘尖熏灸,著火后頸部出現針刺感,肘尖與腫塊之間發生若隱若現的聯系,每次灸1小時以上。20日后腫塊顯見縮小,創口干燥結痂。因天時炎熱暫停灸。未及一月,又恢復至原有大小。改用頸癭穴,約在40天,腫塊全部消失。 頸癭穴對頸部腫塊的療效,已可肯定。試于甲狀腺腫,初步表明也有一定效果。 例6程×惠,女, 58歲。單純甲狀腺腫,兩年余。喉頭悶窒,心悸心跳。頸瘺穴直接灸,兩個月后腺體開始柔軟 縮小, 4個月后已基本正常。 例7張×香,女, 46歲。甲狀腺腫大兩年,未經治療。雙頸癭穴直接灸, 20天后癥狀有改進, 3個月后,心悸手顫消除,半年后保持原有效果,未再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