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2月,德國物理學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發現了重核裂變反應,帶來了“核武器”的概念,從而震驚了世界,1939年1月,德國開啟了代號為“鈾俱樂部”的原子彈研發項目,而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就是海森堡。海森堡出生于1901年,在其24歲時便創立了矩陣力學,之后又提出了“不確定性原理”,為量子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32年,海森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39年,海森堡憑借著高超的物理學造詣和自己外祖父與希萊姆父親的關系成為了德國原子彈項目的負責人。 德國原子彈項目的進展一直很順利,然而到了1942年,德國不得不無限期擱置下原子彈項目,因為經過海森堡的計算,要讓原子彈具備爆炸條件,至少需要十幾噸的鈾235,而以當時的工業水平,根本不可能提煉出這么多的鈾235,就算能夠提煉出來,也沒有載重量那么大的轟炸機,因此,希特勒就下令擱置了原子彈項目,轉而全力研發導彈,1945年5月,德國戰敗投降。 納粹的種族清洗讓德國一半以上的科學精英都逃離了德國,其中也包括愛因斯坦、波爾、薛定諤、費米、伯恩、德拜、泡利等世界頂級科學家,1939年8月,剛到達美國的愛因斯坦就給羅斯福寫了一封信,表述了德國正在研發原子彈和原子彈的威力以及原子彈的研發可行性,愛因斯坦建議羅斯福趕緊開啟原子彈項目,必須要在德國之前研發成功,但是羅斯福有些猶豫不決,于是他找來了科學顧問薩克斯,薩克斯提醒羅斯福說,當年拿破侖沒有聽從富爾頓打造蒸汽船的建議,才沒能穿越英吉利海峽征服英國。之后,羅斯福成立了鈾委員會,開啟了原子彈研發工作,1942年6月,美國實施利用核裂變來研發原子彈的計劃,亦稱曼哈頓計劃,1945年7月,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8月,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隨后日本投降。 原來,海森堡在計算中犯了一個低級錯誤,沒有把中子擴散率考慮在內,導致鈾235的所需量擴大了好多倍,其實讓原子彈具備爆炸條件最低只需要十幾公斤的鈾235,美國的原子彈試爆成功之后,作為裂變發現者的哈恩情緒激動,指責海森堡是個二流的物理學家,一流的家伙根本不會出現這種錯誤,然而海森堡在對外發表的聲明中表示,自己是不想讓納粹掌握到原子彈,所以故意算錯的。海森堡的這篇聲明不僅為自己塑造了英雄角色,而且還維護了自己的物理學地位,在聲明發表之后,大多數人都將海森堡奉為英雄,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海森堡是在撒謊,其中就包括曼哈頓計劃的重要領導人古德斯密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