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人類一直在尋找外星生命的跡象。我們一直在認真地聆聽來自遙遠的無線電信號,尋找古老恒星發送的信號,期望從中發現來自外星生命的訊息。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什么也沒發現。就目前我們所知,我們是孤獨的,但是科學家表示,也許我們一開始的方向就錯了。 我們知道,生命可以出現在像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恒星周圍,我們也知道,像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恒星在生命結束時,會變成白矮星。所以,也許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尋找白矮星上,白矮星是一些恒星死亡后留下的緊密壓縮的發光氣體球,它是一種小而稠密的恒星,是恒星核心的殘余,大約有行星的大小。 希望還是失望?盡管在我們的太陽系和其他許多星系中尋找了幾十年,我們仍然沒有發現任何生物。據我們所知,我們的搜尋范圍達整個銀河系,甚至整個宇宙。然而,搜尋仍在繼續,因為我們還沒有徹底搜索銀河系的每個角落。而且,雖然我們已經發出了無線電信號,但我們只發射了幾十年的外星無線電信息。我們星系的巨大范圍,即便是光速也要許久,幾十年對于宇宙不過是滄海一粟。 但當我們繼續在地球外尋找生命時,我們在尋找什么呢?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智慧生命:它一般會出現在一顆環繞恒星運行的巖石行星的表面,那里有豐富的液態水和適宜的大氣層。我們真的不知道外星生命會是什么樣子,但鑒于我們對地球上生命的了解,我們可以假設外星人可能在類似的條件下進化而來。所以,按照我們的最佳選擇,我們可以尋找與我們相似的世界。但是,如果我們要找到更多的外星生命,我們可能要忘記地球,忘記地球生命的結構。,才有可能發現更多生命的可能性。 但是即使是像太陽一樣的星星,也不會永遠存在。40億年后,太陽將開始垂死掙扎,隨著氦在其核心積聚,它將變成一個更大、更紅、更憤怒的野獸。幾經反復,它最終會膨脹到地球的軌道上,在這個過程中,水星和金星會消失。從那里開始,它將由內而外變成一系列丑陋的生命終結的存在,變成一個行星狀星云,充滿整個太陽系。 隨著太陽未燃燒的碳和氧核心逐漸演化成白矮星,經過幾萬億年的時間里慢慢冷卻下來,最終慢慢沉寂在宇宙中。一些行星,如果它們在我們的太陽的猛烈演化毀滅中幸存下來,可能會繼續圍繞著那些冷卻的殘余物運行。換句話說,我們的未來命運以及像我們這樣的星球上的外星人的長期命運其實相當流離。 離開家園?盡管生活在類似地球的星球上的外星人可能也會經歷恒星的滅亡,但是我們不可否認它們可能擁有在星際之間旅行的技術。當然,在星際間旅行并不像租一輛卡車去星際間旅行那么簡單。事實上,在恒星之間旅行幾乎是不可能的。從一顆恒星跳到另一顆恒星所需要的巨大距離和驚人的能量使這種星際旅行遠遠超出了我們目前的能力。事實上,這可能是不可能的。 要拖運整個文明(甚至是一個文明的一部分)需要大量的東西:食物、空氣、水、住房、工業、廢物處理、能源收集和儲存、通訊——還有很多。如果你觀察像國際空間站這樣的東西,并把它放大幾百萬倍,你就相當于在一艘船上容納足夠的整個生態系統。 不僅如此,還有時間問題。假設這些未來的人類甚至可以找到一個適合居住的星球,稱之為Home 2.0,那么從一顆恒星到另一顆恒星也需要幾代人的時間。這是另一個巨大的挑戰,據我們所知,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非常罕見,而且它們之間的距離可能太遠,星際旅行者無法在那里著陸。但是,當一個星系的恒星死亡時,我們也不得不離開這座星球,尋找更多適合我們生存的星球。 白矮星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然而,科學家表示,如果我們或者某些外星文明,決定尋找一個新的家園,最好還是注意下白矮星,它們目前占宇宙中所有恒星的15%。這是因為,考慮到太陽總有一天會變成白矮星,一些白矮星可能會擁有類似地球的行星。 但是SETI(搜尋地外文明)的掃描直到最近才將白矮星作為目標,所以我們已經錯過了數十年來對來自白矮星的可能信號,甚至我們錯過了發現生命的跡象,當然,這句話過于夸張,但不可否認,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通過對白矮星的研究,我們有望可能在我們稱之為星系的寒冷、空曠的夜空中發現外星生命,你說呢? |
|
來自: 昵稱48860834 > 《宇宙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