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諺有云“量在價先”,上期技術大講堂中說到的均線,其本質就是價格,而本期技術大講堂就為大家介紹“在先”的量,即成交量。 已有基礎知識的朋友可以略過第一和第二部分,從第三部分開始閱讀。 1 什么是成交量 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單位時間內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其計算單位為股和手,100股=1手。成交量的大小,可以衡量股票市場或個股交易的活躍程度。 一般股票行情軟件中,日K線的成交量就是指當天成交的總手數。 而成交額=∑(單筆成交量*單筆成交價格),以“元”為單位進行計算。 2 成交量顯示說明 股票行情軟件中,K線圖下方的柱狀圖就是成交量的柱狀圖,紅色代表當天收陽線,藍色代表當天收陰線。柱長代表成交量大,柱短代表成交量小。 在成交量顯示區域左上方有一排字:VOLUME代表成交量,后端顯示的數字就是當前的總成量;MA5后面的數字為5日平均的成交量,字體為藍色,對應的是圖中成交量區域的藍線——5日均量線;MA10后面的數字為10日平均的成交量,字體為紅色,對應的是圖中成交量區域的紅線——10日均量線。 均量線,與均線一樣,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設置。通常使用較多的就是系統默認設置的5日均量線與10日均線量線。 3 虛擬成交量 盤中,由于一天的交易還沒有完結,因此對應的成交量也不準確,此時我們可以使用通達信的虛擬成交量大致估算出當天的總體成交量,這能幫我們直觀的判斷當天可能出現的是放量還是縮量。 如下圖中,虛線部分。 具體設置的方法:直接輸入【VOL】,選擇【VOL-TDX成交量(盤中虛擬)】。 需要注意的是,虛擬成交量是根據已有的交易數據估算的,因此可能存在誤差,尤其是開盤后的一段時間內,因為早盤往往是一天里成交量最大的時候,照此估算的數據自然會有較大偏差。如下圖所示。 4 成交量的應用 成交量對我們研究市場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觀察成交量的變化是主要的研究手段,成交量的變化分為放量和縮量。 (一)放量 指成交量比前一段時間成交量放大。一般界定當日成交量高于前一日成交量10%以上為放量。放量可進一步細分為溫和放量、巨量、天量。 溫和放量,是指成交量持續低迷之后,出現一個類似于“山包”一樣的連續溫和放大的形態,圖上表現為柱長小幅度遞增逐,類似于上臺階式的“階梯狀”。這種放量形態也叫做“量堆”。如下圖所示。 技術上認為,溫和放量往往是長線主力的試探性建倉行為,是一個低位介入的參考性指標。因此,溫和放量只有出現在相對低位或者長期地量后出現的溫和放量,才具有技術意義。 巨量,是放量類型中的一種常見形態,相對前一階段的成交量而言,天量在成交量圖中表現為很突出的一根長柱。 如果在下跌過程中出現巨量(如下圖),可能意味著空方力量最后的集中釋放,后市繼續大跌的可能性減小,短線的反彈或將到來。需要注意的是,巨量的出現不一定代表趨勢將反轉。 如果在上漲過程中放出巨量(如下圖),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盡,上攻可能已經強弩之末,后市繼續上漲變得困難,需要警惕回落風險。 天量,是放量的一種極端表現形態,指市場交投極為活躍,成交量達到較長時段內的最高水平。經常見于股價中長期頂部(如下圖),市場中有一句俗話“天量出天價”,意思就是天量出現后一般會伴隨出現天價,由于市場已經處于中長期的頂部,所以出現天量時,往往是賣出的時機。 (二) 縮量 指成交量比前一段時間縮小。一般將成交量低于前一日成交量10%以上為界定為縮量。 除了快速漲停或快速跌停導致的縮量以外,其他市場環境下的縮量往往都代表了一種謹慎的市場情緒,走勢往往都較弱。當縮量到一定程度后,就會比較容易受到消息面和情緒面的影響,一旦有消息或者情緒上出現變化,弱勢格局就比較容易改變。 縮量又可以細分為溫和縮量和地量。 溫和縮量,是指市場交投走向清淡,相對于此前的成交,后續成交量逐漸縮小。成交量柱狀圖表現為下臺階式“階梯狀”,如下圖。溫和縮量顯示市場處于交投平淡時期,短期內一般難以出現像樣的行情。 地量,是縮量的一種極端表現,是與天量相對的一個概念,指在市場交易極為清淡時,成交量創出較長一段時間的最低水平。 地量常見于股價中長期底部時(如下圖),市場中也有一句俗話:“地量出地價”,意思就是伴隨地量的出現,市場往往會出現地價,也就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最低價。因此地量出現往往被視為中長線建倉時機到來。 |
|
來自: 風信子d0w17xnr > 《量價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