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與西漢,在歷史上都處在敵對的狀態。但是,匈奴有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就是抓到漢人俘虜之后,都不殺死,反而匹配匈奴女子,優待他們在匈奴結婚生子。如在《史記》、《漢書》里面就記載,歷史上一些漢人由于某種原因,流落在一些匈奴國家,然后都被匈奴人優待娶妻生子。最突出例子就是通西域的張騫,他在出使大月氏的路途中,不幸被匈奴人抓捕。之后,他一直在匈奴國家過著十幾年的流亡生活。在這十幾年中,他也娶了一個匈奴人的女子為妻子。 另外,中國著名的“蘇武牧羊”故事中的蘇武,就是寧死也不愿意投降匈奴。匈奴人為此大發脾氣,讓他一個人在北海牧羊,要公羊生出小羊的時候,才能讓他回來。盡管受到這一種殘酷的待遇。匈奴繼續讓蘇武娶本民族的女子為妻。當蘇武離開匈奴的時候,他的匈奴妻子還生了兒子“蘇通國”。那么為什么匈奴喜歡強迫漢人俘虜與本民族女子繁衍生息呢? 在古代戰爭中,土地和人口往往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戰略資源。戰爭的發生,加劇了人口的喪失和土地的荒蕪。匈奴在襲擾漢朝邊境的時候,實際就是拿成年男子的生命去換取漢朝邊境上的重要生存物質,如牛羊、財富和人口等。所以,不管匈奴獲得戰利品多么豐厚,代價就是大量成年男子人口的死亡。 這也造成了匈奴民族形成了一種父親死了,兒子繼續娶父親的妻子。哥哥死了,弟弟繼續娶哥哥的妻子這一種粗陋的風俗。因為,匈奴成年男子在戰爭中死去,留下更多寡婦,為了繁衍人口,也只能讓這些寡婦與活著的男子搭配生育出更多的孩子,養出強壯的成年男子,不然打劫和打仗的士兵都沒有。 所以,這就是漢朝的張騫、蘇武、李陵、李廣利等被匈奴人捕獲,都會發配一個匈奴老婆。娶了匈奴老婆,這些漢人也會擁有一定的家產,代價就是一定要生孩子。由于匈奴是奴隸制國家,漢人與匈奴女子生下的孩子,平日可以為奴隸主勞動,戰爭時候為國家承擔兵役,對匈奴發展壯大是非常有益處的。 |
|
來自: xianfengdui111 > 《經營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