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切煩惱都源于人際關系—阿德勒 文章列出了人際交往中最基礎的、貫穿所有人際關系的3個真相。希望能對你有用。 1、人們都渴望他人的欣賞、肯定和重視 別人稱贊你長得好看,或者某個五官好看時,你會不會很開心? 在課堂上答對老師的問題,并得到老師公開的稱贊時,你會不會很開心? 出色的完成一項任務,其他人夸獎你能力強時,你會不會很開心? 你的答案是會很開心,對嗎? 那為什么會開心呢? 因為他人真誠的稱贊,讓我們感覺到被欣賞、被肯定、被重視了。 卡耐基曾在《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中說道,“被他人重視是人類最原始最堅定的渴望之一”。 如同我們吃到好吃的,渴望被滿足了,心情自然會很好。 在人際交往時,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真心誠意地稱贊,會讓他人感受到我們的欣賞、肯定和重視。這么做還可能會贏得他人的喜歡,從而與我們建立友好的關系。 2、大部分時間人們都只想著自己 為什么很少能記起別人的糗事,自己的糗事能說一大堆? 為什么別人談論你感興趣的事,你會口若懸河、妙語連珠?還覺得和對方聊很開心? 為什么別人談論你不感興趣的話題時,你會覺得很無聊? 因為比起他人,我們更在乎自己的欲望和困擾。 在人際交往中,過度的談論自己,是不能贏得他人喜歡的。 贏得他人喜歡的簡單辦法是,傾聽或鼓勵對方分享他們感興趣或擅長的事。這會讓對方興趣盎然,并自我感覺良好。 3、人際交往的本質是需求交換 人的需求分為物質需求、非物質需求(感情、信息、服務等)。 當他人不能給予你想要的物質或非物質需求時,你們的交往就很難長久。 就像,你總是盡心盡力的幫助朋友,但是你有事找他幫忙,他能幫卻選擇推脫時。你可能會選擇不和他做朋友了吧? 就像,你全心全意為愛人付出,他心安理得接受但不以同等的真心待你時,還總是忽略你的感受時。你可能會選擇不和他保持親密關系了吧? 相對地,如果你不能給予他人需要的,即使討好迎合,他人也不會與你長久的交往。 總而言之,在人際交往中,只有雙方相互滿足、相互需要,才會有持久且穩(wěn)定的交往; 雙方的需求都同等重要,不能一味的付出或索取; 與其過度討好、迎合別人,不如提升自己的能力,建立自己的價值。 絮絮叨叨。 講講我的故事。 以前,作為一個熟人面前嘮叨,生人面前冷淡的人。 其實,我內心非常渴望交朋友,只是不知道怎么和對方互動溝通。 每當問完基本信息,如名字、家鄉(xiāng)、職業(yè)等,不一會兒,就會結束聊天,氣氛很是尷尬。 我不僅不主動找對方聊天,還總是希望對方主動找我。 對方看我這么冷淡,別說做朋友了,連聊天都再不會找我了。 每當想到這些,我只有像只土撥鼠一樣張開嘴大叫出聲,才能緩解尷尬和羞恥感。 不要像我一樣,這樣不好。 畢竟,在人際交往這件事上,主動才會有故事。 End 你好呀,我是聞有有。 后續(xù)將會更新,更多有關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的文章。 感興趣的話,關注我一下嘛。 有有還建了一個自律群。 如果你想有同伴能相互激勵、相互陪伴自律的話,歡迎加我的微信,拉你進群。 獲取我的微信號,關注公眾號:聞有有 即可 非誠勿擾! |
|
來自: wenxuefeng360 > 《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