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現在的孩子,哪一個不是家長的心頭肉,別說吃苦,就連罵一句都不舍得,就算有心的家長,愿意嚴格要求孩子,也不知道該從何做起。 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寶,全家人對他是寵愛有加,家里的一切工作都不用做,只需要負責開心就好了。一朝一夕,天然也就失去了獨立日子的能力,并且像這樣的教育方式,關于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因而,不論是男孩仍是女孩,家長要舍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只有懂得這些,才能真正長大成人! 第一種:勞動的苦 勞動是一項傳統美德,學校從學生一年級開始就會給他們安排一些打掃教室和綠化帶衛生的勞動工作,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勞動的過程中理解其他勞動者的辛勞,更有益于他們之后的身心發展。 在家里也是一樣的,應該多讓孩子幫忙掃地、洗碗等,鍛煉孩子,因為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比如到了上大學的時候,就需要真正的獨立了,若父母只知道寵孩子,不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孩子將來會變得懶惰、任性或者沒有責任心,也可能變得內向、孤僻等。 第二種:被批評的苦 如果還有人愿意批評你,說明他在乎你,愛你。當批評變成了失望,他就是真的拋棄了你。 接受批評是很苦,可是真讓你肆無忌憚的時候你會更苦。做父母的不要不舍的,孩子小時候是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的,只有在家長的批評教育里,才能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你現在讓他肆無忌憚,最后坑的還是他自己。 第三種:學習的苦 現在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學習壓力太大,經常寫作業寫到半夜,還有的家長因此和老師起了矛盾,其實孩子多吃點學習的苦并不是壞事,這個辛苦早晚都得吃,早早體會到學習的苦,長大之后就不會那么輕易的放棄了,這是孩子成才的必經之路,只要不影響身體吃點這個苦頭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你家孩子吃過幾種苦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