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最大的驕傲莫過于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然而很多父母把孩子養育成了溫室里的花朵,吃不得一點苦,受不得一點罪。 有格局的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吃3個苦,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1、吃學習的苦 學習沒有一步登天的捷徑,必須肯吃苦,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才能成為人上人。 我們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多么優秀,卻沒有看到別人為之付出的努力。一個生活懶散,不愛學習,沒有認真努力付出的孩子有什么資格抱怨學習苦呢。 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學習時偷的懶,將會用一輩子來還。學習上現在吃點苦,將來才能有更多選擇的權利,否則只能等待被選擇。 2、吃生活的苦 前蘇聯教育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必須讓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個困難的字眼,這個字眼是跟勞動,流汗,手上磨出老繭分不開的,這樣他們長大后,才會大大縮短社會適應期,提高耐挫折能力。 父母愛孩子天經地義,但若成了“溺愛”,舍不得孩子吃一點苦,孩子習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習慣了被父母包辦的生活,習慣了被呵護。長大成人,進入社會就很難適應各種考驗。 讓孩子學會現在吃苦,以后才能享福。 3、吃失敗的苦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有成功的喜悅,就會有失敗的痛苦。失敗是人生的常態,只有經歷了失敗的苦,才能體會成功的來之不易。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都懂得教會孩子承受失敗的苦。他們不會把孩子塑造的過于完美,他們也允許孩子犯錯,他們也會帶孩子了解很多人生路上可能會遇到的挫折。 要讓孩子明白,成長路上勝敗是常事,唯有每一次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變得更加優秀才是應對失敗最好的方式。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家庭教育中,真正有遠見有格局的父母,都帶點狠心,早點讓孩子吃苦,往后的人生就少一些波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