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陪伴生命、用生命溫暖生命、用生命喚醒生命 ?我們積極傳播正能量:身心 | 健康 | 修行 | 文化教育 | 溫馨提示:本文2600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斷舍離”不是想象什么是幸福,而是反過來想,什么東西對自己來講是不幸福。比如人常常會對于自己應該去做選擇、去做決斷的事情無視、拒絕,或者雖然擁有某種東西,但是不知道怎么去用它。比如說中國現在有很多有錢人,但是他們怎么才能夠使自己的錢用在更有意義、更好的地方?每個人都擁有時間,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很好地利用時間;怎么讓空間變得更加美好,怎么樣去規整空間?“斷舍離”是讓大家去學習怎么運用空間、使用空間,怎么運用、使用時間。 斷舍離的境界 不要把斷舍離認為就是簡單的進行雜物的清理和收納,那就把斷舍離講low了。 斷舍離有很多境界,一般人的境界,做到兩層。第一境界是物,第二個境界是氣。
如果你并不想在自己的內在探索過多,做到前兩層,做到初階的斷舍離也是挺好的。而聰明人的境界,做到第三層:
我們的生活并不是被外在的物質單一的占據著,我們的內在也被我們的信念/念頭/情緒/行為模式和心里面的渴望/欲望占據著。 我們外在要清理,內在也必須要清理。所有的疾病,大部分的疾病都是由內在產生的,外在清理完了,就開始清理內在。 修行者的境界還有兩層,第四層和第五層。
當你明白斷舍離的五個境界的時候,你再去看一些東西就會明白。 為什么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捐獻掉,因為當他要這個境界的時候,他沒有這些恐懼,沒有這些對物欲的執著和依賴。 當你有物欲的時候,想要更多的時候,你是有恐懼和擔心的,沒有物欲的時候,其實沒有這些依賴和恐懼,所以某種程度上講,擁有過多并不是一樣好事情。 所以當你沒有對金錢和物質的依賴的時候,當你內心很輕松的時候,無論是有還是沒有這些東西,你都很快樂。 斷舍離是禪,是道,是自我的覺察和清理,是一種清理術。 通過清理物品,清理內在。讓自己能夠處于當下,這和茶道、花道、劍道一樣,為什么去喝茶/插花/劍術,是因為它們能夠幫助我們做清理、做修行。 同樣斷舍離也是一種道,他通過清理來達到道的境界。道是什么呢?道這個字的構成:下面這個走字底,上面一個首,首是什么呢? 首就是頭,也就是要遠離自己的頭腦,因為我們的頭腦是哺乳動物的頭腦,是為生存而設計的,有大量的不安全感,想要控制,想要認同,充滿了對世界的片面的幻象。
初階的斷舍離從整理物品開始,當我們在整理物品的當中,去看看那些長期淤積不動的雜物,去檢視自己的內在,我為什么把這個東西長期扔在這里? 因為你的行為模式不可能只出現一次,在物品里出現,在其他場合也會出現。比如:
在初階斷舍離中,我們明白幾個原則: 為什么有些東西很難清理? 第一種:有時候你會發現有些東西清理不掉,比如別人送的東西,雖然它對自己來說沒用,因為覺得別人送的代表一份情誼,所以沒辦法把它清理掉。 其實是這類人重視別人超過重視自己,因為他覺得別人更重要。 當你做斷舍離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把那份情誼收下,讓物品有更適合的去處。所以給它一個妥善的去處,而不是讓它占據你家里或者辦公室寶貴的空間。 第二種:執著于過去的人,他們不愿意放下,他們愿意收集和過去相關的所有物品/所有記憶。 總是覺得當我老了,可以去看這些東西,可以去翻看過去的點點滴滴,可以去回看歷史。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當你沉湎于過去的時候,你是看不見現在的。 所以這些人永遠覺得過去很美好,但是看不到現在,會忽略眼前的人。所以為什么不把現在的生活過好,而是等到老的那一天才回憶,去看當年的自己呢? 每個人終將會老去,會死去,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當下、現在,你活著的這一刻是如何的品質。 我們沒有辦法活在過去或者未來,我們只能夠活在當下。斷舍離是一種修行的方法, 我們通過斷舍離把時間軸拉到現在,現在這一刻我需要什么,現在這一刻我該怎樣去面對。 第三種:不安全感。人有三個基本的欲望,很深的需求:①想要安全; ②想要控制;③想要獲得認同。 有時候很多人會有種擔心,也許某一天發生什么事情的時候我是用得著這樣東西,當災害發生了,憂患發生了我需要用這些東西,所以我們會儲備很多跟未來擔憂的東西。 真相是:當你為未來擔憂的時候,你永遠生活在未來,生活在擔心和恐懼里面,沒有辦法釋放。關于未來的擔憂都是這些不安全感造成的,我們需要通過斷舍離,去釋放自己內在的不安全感。 第四種:這個東西很好,是我需要的,但是在以后的時候再用。這個時候要去看看,為什么總覺得自己在未來才有機會過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現在。 在我們小時候的教育中,很多時候父母都告訴我們要把好東西留到未來,留到重要的時刻,很多東西等到長大了再用,等到結婚的時候再用,現在我先幫你收著,好像我們永遠不配用最好的東西一樣。 所以我們需要清理的是我是最值得的,我是最好的,在這一刻,我就可以過我想過的生活,而不用等到未來,因為未來永遠不會到來,或者打來的時候你已經老了。 我們通過斷舍離,去清理自己的不配得感,去愛自己。 第五種:拖延。這是一種經常會遇到狀況,懶惰,逃避,累,拖延。 覺得清理這些東西好麻煩,就把它堆在那里。當你會堆積物品/逃避物品的時候,也會去逃避其他的東西。 每一種拖延和逃避,都給我們帶來一個未盡事宜,牽扯我們的能量。 越是拖延的人,越感覺疲倦、累、辛苦。我們需要做即刻的清理,完結,讓自己恢復到神清氣爽的狀態。 斷舍離是道,也是我們一生應該學習的功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