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5 期 作者 / 1高三德 2曾美男 1廣州市中醫醫院 2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編輯 / 段瑞 ⊙ 校對 / 許紅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疾病中常見病,常見于20~40歲青壯年男子,發病率甚高,據統計35歲以上男性35%~40%患有本病。本病起病緩慢,臨床癥狀復雜且無特異性,主要表現為生殖及泌感癥狀、疼痛、精神抑郁等方面,常以會陰澀痛,引及睪丸、少腹,排尿不暢,尿后余滴或尿終滴白為主證,伴腰酸腿軟,早泄遺精,夜尿頻短,憂愁思慮為兼證。臨床上按美國國立衛生院(NIH)的分類標準,分為: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Ⅱ型)和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ⅢA型)/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ⅢB型)。根據祖國醫學的理論,慢性前列腺炎當屬“濁”之范疇,因其分泌物色白,故曰白濁。本病證候復雜多變,纏綿難愈,容易復發,給病人帶來了很大的痛苦。筆者以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吳維城教授的經驗方清淋化濁湯為基本方,加減成自擬方前列清化湯,口服與熏洗結合,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病者共50例,并同西藥治療的40例對照研究,收到了較為滿意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病例總共90例,均是我院中醫男科門診患者,按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0例中年齡最大者68歲,最小者21歲,平均35.38歲;病程最長者10年,最短者6個月,平均4.5年;伴有前列腺增生者21例,前列腺肥大者17例。對照組40例中年齡最長者58歲,最小者23歲,平均33.46歲;病程最長者達8年,最短者7個月,平均4.1年;伴有前列腺增生者16例,前列腺肥大者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臨床觀察符合廣州市中醫醫院倫理委員會所制訂的倫理學標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診斷依據: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及《實用泌尿外科學》中相關標準設定:①小便灼熱澀痛、頻急為主證;②排尿不暢,尿道滴白為主證;③會陰疼痛,引及睪丸、少腹為主證;④夜尿頻頻,腰酸耳鳴,陽痿,性欲減退為主證,⑤直腸指診:前列腺觸痛明顯,質地變硬或存在結節;⑥前列腺液常規:卵磷脂小體減少或消失,每高倍視野白細胞10個以上或密布成堆,夾有紅細胞;⑦B超檢查:前列腺肥大或增生;⑧前列腺液細菌培養有致病菌生長。 1.3 治療方法 1.3.1治療組:50例全部采用自擬方前列清化湯加味治療,每日1劑,水煎,復渣藥水睡前乘熱熏洗會陰部,2周為一療程,連服2個療程總結療效。服藥治療階段,安排好充分的休息,遠離香煙飲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頻的夫妻生活,避免久騎自行車、久座硬板凳,再安排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這些生活、工作習慣對患者的病情恢復有重要的作用。方藥組成:白花蛇舌草20g、知母10g、菟絲子15g、王不留行15g、川萆薢15g、車前子15g、云苓18g、益智仁15g、澤蘭10g、滑石10g、紅花10g、生薏仁15g。隨證加味:①小便頻急,灼熱澀痛者加木通10g,竹葉10g,燈芯草10g。②會陰脹墜,痛引睪丸少腹者加桃仁10g,丹參18g,延胡索10g。③夜尿頻頻,腰酸腿軟者加杜仲15g,熟地15g,山茱萸10g。④排尿乏力,失禁或尿后余滴者加北芪15g,山藥12g,金櫻子15g。 1.3.2對照組:左氧氟沙星0.4g,1日3次,口服;吲哚美辛25mg,1日3次,口服。療程同治療組。 1.4療效標準:治愈:主訴等臨床癥狀消失,指檢前列腺壓痛消失,前列腺液檢查卵磷脂小體正常,白細胞在0~2/HP,前列腺液細菌培養無致病菌生長;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小便通暢,前列腺指檢輕壓痛,前列腺液檢查卵磷脂小體增加,白細胞少于10/HP,前列腺液細菌培養陰性;好轉:自覺癥狀稍改善,前列腺液檢查白細胞在10~15/HP者,前列腺壓痛減少。無效:臨床癥狀改善不顯著或無改善,B超和前列腺液檢查同治療前,前列腺液細菌培養仍呈陽性。 1.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結果:治療組50例中治愈13例,占26.00%,有效14例,占28%,好轉16例,占32%,無效7例,占14%,總有效率為86%。對照組40例中治愈8例,占20%;有效8例,占20%;好轉9例,占22.5%;無效15例,占37.5%;總有效率62.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2.2典型病案:高某某,26歲,未婚,某公司司機。主訴:近3月來反復排尿困難,小便短赤,排尿終末或大便時滴出白色黏液。過勞久坐則會陰部位墜脹不適或疼痛并放射至睪丸、小腹,伴口苦咽干,渴不欲飲。診查:脈弦滑稍數,苔根黃白相兼,舌質暗紅。前列腺略腫大,壓痛++,有熱感,前列腺液檢查白血球25~30個/HP,卵磷脂小體+。辨證:此屬下焦濕熱型白濁證,伴氣滯血瘀。方用:前列清化湯加桃仁10g、丹參18g、延胡索10g,每日1劑,復渣藥睡前熏洗會陰,并囑多飲水、注意休息。療效:用藥2周后小便已較前暢順,尿終滴白明顯減少。再服藥2周后前列腺壓痛消失,復查前列腺液白細胞0~3/HP,卵磷脂小體++。 3討論 慢性前列腺炎不是單個獨立疾病,而是一系列既有聯系又各有特點的臨床綜合征。西醫認為慢性前列腺炎病理改變是前列腺腺管、腺泡及間質血液循環不暢,腺管阻塞,腺液排出不暢,炎癥浸潤及間質纖維化,出現前列腺硬結、結石及囊腫,病理產物又可以作為新的致病因素刺激腺體,加劇瘀血炎癥,使神經調節紊亂。而在臨床中按常規使用抗生素治療,往往療效欠佳,不能根治。究其原因,一般認為主要是解剖學和病理學兩方面的因素。祖國醫學認識到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機特點是濕熱、瘀、濁之邪留注下焦,久郁不清,致膀胱氣化功能失調,小便排出困難。邪氣久留,傷及腎氣,腎封藏失司,致精阻竅道。氣滯血瘀,濁精外泄,最終導致尿后滴白,局部疼痛,腰酸耳鳴,下元乏力等虛實夾雜之見證。筆者在臨床中發現,中藥湯藥治療應清熱利濕、化濁祛瘀為主,補氣益腎為輔,三種治法綜合運用,才能達到標本同治,扶正祛邪的目的。 前列清化湯的組方依據慢性前列腺炎濕熱、瘀濁、腎虛三氣夾雜的病因病機,選用蛇舌草、知母、車前子、云苓、生薏仁清利濕熱;萆薢、澤蘭、滑石化濁通淋;王不留行、紅花化瘀通竅;輔以益智仁、菟絲子固腎攝精。再根據兼證加味治療,療效是滿意的。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滑石、車前子、桃仁、丹參、紅花等中藥具有抗滲出、抗氧化的作用,能減輕由前列腺小管炎性滲出所引起的管腔狹窄,同時對前列腺小管修復過程中的纖維組織增生和瘢痕形成有明顯改善作用;補腎中藥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有助于充分發揮機體內在的抗病能力。 目前,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很多,有單純采用中醫或西醫的辦法,也有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本方復渣在睡前乘熱熏洗會陰,既節省藥物且病者普遍反映能迅速緩解會陰部不適感,熏洗后夜尿明顯減少,次晨小便量多通暢。憑借藥物的直接作用和溫熱效應,中藥熏洗坐浴能夠松弛肌肉,擴張血管,加快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消散和吸收炎癥滲出物,從而使臨床癥狀得到緩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