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詩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快資訊 ------------------------------------------------------- 夏日炎炎,紫薇花競相綻放,一直可持續到秋天。在中國具有數千年歷史的紫薇花,于唐朝進入了鼎盛時期,盛植于宮廷內苑之中。且看看古代詩人眼中的紫薇花: 《紫薇花》唐·白居易 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在絲綸閣值班的詩人,靜聽滴水聲,獨坐黃昏中,饒有生趣地與紫薇花寂然相對。 ----------------------------------------------------------- 絲綸閣. 基本解釋:. 1.古代撰擬朝廷詔令的地方 絲綸: 1.《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 ------------------------------------------------------------ 《紫薇花》唐·杜牧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詩人描繪了一支初綻的紫薇,在秋露里迎接晨光,贊美紫薇花不在早春與百花爭艷,而在微 涼的秋風中笑靨如花。難怪紫薇花又稱“百日紅”,具有“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的贊語。 ----------------------------------------------------------《和令狐相公郡齋對紫薇花》唐·劉禹錫 明麗碧天霞,豐茸紫綬花。 香聞荀令宅,艷入孝王家。 幾歲自榮樂,高情方嘆嗟。 有人移上苑,猶足占年華。 詩人再現了紫薇花在唐朝宮廷和文武百官內苑鼎盛的情景,具有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的象征 意義,可謂顯赫一時。 ------------------------------------------------------《臨發崇讓宅紫薇》唐·李商隱 一樹濃姿獨看來,秋庭暮雨類輕埃。 不先搖落應為有,已欲別離休更開。 桃綬含情依露井,柳綿相憶隔章臺。 天涯地角同榮謝,豈要移根上苑栽。 詩人描寫濃妝英姿的紫薇花,在秋天暮雨中如同塵埃般輕盈飄落,所謂“花無百日紅”,就 象四季更迭、應時花木更新,屬于自然規律,只要天地榮辱與共,何必在乎生長在哪里。 ----------------------------------------------------------《紫薇花》唐·唐彥謙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應稀。 小檻臨清昭,高叢見紫薇。 溫磨終有思,暗淡豈無輝。 見欲迷交甫,誰能狀宓妃。 妝新猶倚鏡,步緩不勝衣。 恍似新相得,倀如久未歸。 又疑神女過,猶佩七香幃。 還似星娥織,初臨五彩機。 慶云今已集,威鳳莫驚飛。 綺筆題難盡,煩君白玉徽。 詩人在深秋寒露時節對于紫薇接近尾聲的花事依依不舍,并聯想到宓妃、神女、嫦娥、織 女,對于紫薇仙子時年的即將界滿飽含深情,寄托了美好的祝愿。 ----------------------------------------------------《紫薇》宋·陸游 鐘鼓樓前官樣花,誰令流落到天涯 少年妄想今除盡,但愛清樽浸晚霞。 詩人在歷經世事后感悟,與其傾心于紫薇花高官厚爵的寓意,不如鐘愛其清麗脫俗的晚景。 紫薇花的花色鮮艷而優雅,盆景更具觀賞價值,美好的品格和寓意受到廣泛歡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