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鄱專欄 茶 林 深 處 有 人 家 湛 藍 版 式 設 計 : 圖文: 柳依依 早聞新篁槎源塢最里端有個馬鞍嶺,因山嶺的形狀似馬鞍,故稱其為馬鞍嶺。馬鞍嶺山上不僅茶廠的有機茶葉獨具特色,自然風光更是旖旎無限。
清明第二天,天氣晴朗,溫度適中,是個踏青的好日子。我們在茶場老板娘楊冬花的熱情相邀下,一早從縣城車行一個多小時,來到新篁槎源塢馬鞍嶺腳下。車子開始坡行,穿過密集的竹林,繞過幾道彎口停下。一棟玻璃式建筑的廠房立在眼前;無需過濾、消毒,清澈如鏡的山泉水流過屋旁。我們都忍不住捧上一掬,俯身解渴,“馬鞍山泉有點甜”,不知是誰扔出一句廣告詞,如此貼切。
楊總招呼我們上樓喝茶歇息。進入房門,剛想踏上臺階,飄來一股濃厚的茶香,遂被香氣吸引,縮回腳步,尋香而去。足有100平米的一樓大廳,層層木架上擺放著十幾個大小一樣的團箕,團箕里裝滿卷縮著的茶葉尖。大廳前方幾臺機器正對著晾干的葉尖揉捻,整個廳內(nèi)散發(fā)著濃郁芬芳,沁入心脾,香氣溢出廳外。原來這里正在制作茶葉。 就著這香味,更覺口渴,趕緊上樓品茶去。 一貫對喝茶不講究愛渴了狂飲的我,今天受這環(huán)境影響,也端坐斯文起來。楊總邊泡茶邊給我們介紹她的產(chǎn)業(yè):茶山共種植了6個品種:肉桂、奇丹、金牡丹、黃觀音(105)、雀舌、瑞香305、老樅。產(chǎn)量一畝一般可得成品茶30~40斤茶葉。以紅茶,烏龍茶為主。 “閑觀葉落地,靜坐一杯茶”,不僅是人生的享受和感悟,更是許多身在都市的人向往追求的愜意舒適生活。看著楊總嫻熟的動作,擺弄古色古香的茶具,一個像茶一樣清香的女子,行云流水般洗茶、沏茶、聞茶......看著泡好的茶水,湯色紅艷、明亮、透明,抿一口醇厚、果香、甘甜。楊總說這是紅茶,其性甘溫,有生熱暖腹、溫胃祛寒、消食開胃等功效,最適宜脾胃虛弱、體質(zhì)偏寒者飲用。 這兩天天氣時熱時涼,有慢性咽炎的我,時不時干咳兩下,楊總見狀,告訴我一秘方:“等下去茶山摘一把新鮮茶葉放入口中咀嚼咽下,即刻就好。”我們被她說的心里癢癢,已坐立不安,楊總看出我們的心思:“走,上山看采茶去。” 為了領略一路風光,欣賞山中美景,我們步行上山,說上山其實寬敞的水泥路直通茶山。 山邊路旁開滿了一種乍看似藍細看似紫的花。龔會長告訴我這叫鳶尾花,又名紫蝴蝶、藍蝴蝶,是法國的國花。“鳶尾”之名來源于希臘語,意思是彩虹。它表示天上彩虹的顏色盡可在這個花朵顏色中看到。鳶尾花香氣淡雅,法國人用以調(diào)制香水。在我國常用以象征美好的愛情和誠摯的友誼。會長不愧為農(nóng)大畢業(yè)的高材生,又在農(nóng)業(yè)部門工作,今天我們有幸遇上專家了。他邊介紹邊拿著相機神情專注地拍攝起來,唯恐落下一草一木,詩人的情懷大概都覺得草木有情。 楊總見狀笑著告訴我們:“這里除了各種野花外,還有名貴的樹木呢!”邊說邊指著山邊樹木一一跟我們介紹,原來山中除了茶樹外,還有油茶樹100多畝,紅豆杉、紫檀樹、雪梨樹、野枇杷樹、百年栗子樹、野生獼猴桃樹等也有不少,各種野草藥更是名貴難見:有八角蓮,雞爪梨,車前草,魚腥草等近百種。 ![]() 來到茶園,滿山的茶樹如波濤狀一浪高過一浪,遠看像條綠色的綢帶環(huán)繞在梯形山間。正是采茶的時候,幾十位勤勞的茶農(nóng)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在茶林移動,萬綠叢中添了彩,在藍天陽光映襯下,美圖美景,又讓會長一陣忙乎,我和楊總成了他相機下的模特。盡管我們戴上茶農(nóng)的采茶冒、圍上采茶裙、背起采茶簍、仿采茶模樣,但依然有種不倫不類、洋不洋、土不土的感覺。我用手機抓住一茶農(nóng)“咔咔”兩下,那淳樸的笑容、豐收的喜悅、采茶的專業(yè)才是真正的應景。這時楊總提醒我,摘幾片茶葉咀嚼下。這個是有機茶葉,天然沒有任何污染,不用清洗,慢慢咽下可治你的干咳。真有這么見效嗎?我按著她說的把茶尖心上的那片雀舌采下一小戳放入口中嚼起來,一股青澀味,微苦、略麻,比不得茶水味好。咽下后,慢慢就有清涼,通氣之感,喉嚨堵著的異物不翼而飛了,果真是好東西。 采茶體驗過癮后,已到中飯時。楊總帶我們繼續(xù)往山里走。走過一段路,見遠處炊煙裊裊,一棟土木瓦房坐落在山腳。原來“茶林深處有人家”。在這四面環(huán)山中,更顯親切。看著炊煙,肚子開始咕咕叫起來,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走到木屋處,涼風襲面,空氣清新。我凝視著那扇老舊的木門。歲月的風霜,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駁的印記。門口掛著兩桶蜂箱,偶有蜜蜂采花回來。此刻,我不僅疲勞得以釋緩,平日工作壓力,身心焦慮也頃刻煙消云散。站在木屋門前,能見遠處茶山綠意盎然,一片生機。茶山和左右兩山合成一聚寶盆地,盆地約有百米深,最低部,一潭湖水,水中野鴨戲水。楊總說:“若是雨霧天氣來到這里,山間云霧繚繞,土屋忽隱忽現(xiàn),恰如人間仙境。”難怪楊總和當家的滕總能在此深山耐得寂寞,守得一間木屋,在山水間穿行,過著世外茶源的生活。 ![]() ![]() 土屋后面還保留著一片原始森林。龔會長已到后山探秘,試圖進入森林尋寶。但片刻功夫就回來告訴我:“果真是森林,無法進入,只看到參天大樹聳入云霄,想將樹木拍照,仰頭卻看不到樹木之首也不見天日。”“你是怕成了野獸的美餐吧!”我笑他定是為膽小找借口。 這時大哥李烈明帶著朋友也趕來了。 楊總熱情招呼我們?nèi)胱貌停岩姖M桌菜肴,香味撲鼻,與城里酒店風格完全不同,自然野生原材料,柴火灶燒就,原汁原味,無需各類調(diào)料。野豬肉,胡鴨,野菜,自制山粉圓粿等,讓我們咋舌。滕總又端上自家浸泡的野生獼猴桃酒,平日不怎么喝酒的我們毫不客氣地斟上。幾番你來我往的客套,會長已臉色通紅,不愛說話的他和新篁土生土長的大哥開始談古論今:馬鞍嶺曾是紅軍訓練團訓練的地方。1935年2月初,中共閩浙贛省委在馬鞍嶺下的槎源塢召開會議,總結中央蘇區(qū)第五次反“圍剿”斗爭失敗的教訓,部署蘇區(qū)軍民轉(zhuǎn)入游擊戰(zhàn)爭……我邊聽故事,邊“埋頭苦干”,唯恐美食錯過,偏愛那野菜山粉圓粿。嘗了嘗烈酒,燒喉難以下咽,還是山中紅茶回味無窮,趕緊換了茶。 我問滕總是如何發(fā)現(xiàn)這塊風水寶地,想起在此開種茶山的?滕總緩緩道來:2011年滕氏家族在北京參加聯(lián)誼會以后,分析日后趨勢必然會重視農(nóng)業(yè)發(fā)展。回來后,福建朋友建議他種植茶葉。滕總四處考察,發(fā)現(xiàn)此地空氣,土壤,濕度,天然氧吧,負氧離子等都適合種植茶葉。于是年底便著手承包,雇傭當?shù)?00多名農(nóng)戶幫助一起種植。如今已有近十年時間了,不但自己收入可觀,還帶領20多名貧困戶脫貧。 我不得不佩服不缺錢本可坐享清福的滕總夫婦,他們對事業(yè)執(zhí)著地追求和不辭辛勞地付出;他們對待人生恰如馬鞍嶺的紅茶,熱情、厚重;守一方天地,靜觀云起云涌,看茶山起伏;得一處茶林,悠然自得,在靜謐中感悟人生,享受生活;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茶山,更如開遍山野的鳶尾花,收獲了愛情和幸福! ![]() ![]() 作者簡介: 柳依依,女,原名黃柳云,以樸實的文字記錄真摯的感情,在鬧市中求寧靜,在世俗中尋自我,追求 隨心,快樂,簡單的生活。 香落塵外書齋——香落塵外平臺團隊 總編:湛藍 名譽總編:趙麗麗 總編助理:無兮 特邀顧問:喬延鳳 桑恒昌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李國仁\楊秀武 策劃部: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白曉輝 主編:煙花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美編:無兮 ETA 玉麗 路人 編輯部: 總監(jiān):徐和生 主編:清歡 編輯: 風碎倒影 連云雷 播音部: 部長: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開 過往云煙 眉如遠山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