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全靠氣血滋養。我們一日三餐攝入的食物,通過脾胃,運化為氣血水谷精微,從而濡養全身。若沒有氣血的滋養,身體組織和臟器都無法正常工作,從而導致臟器衰虛。很多人,尤其是女性,都有補氣血的經歷,但是也有很多人反映,吃了那么多補氣補血的藥和食物,怎么沒有效果呢?這就要追根溯源,找到氣血虧虛的根本原因。有些人的氣血虧虛,是脾虛引起的,食物無法轉化成氣血,而有些人的氣血虧虛,則是肝腎功能不足造成的。如果不能解決肝、腎的問題,僅是補氣血當然效果不好。 一、月經量少,時間延后:女性的月經是人體疏泄與氣血水平的一種表現,當肝藏血不足,或者不能很好疏泄,會出現月經量少,有血塊,時間錯后的現象。 二、頭暈記憶力下降:氣血是是生命活動的基礎物質, 是五臟六腑正常工作的能量,當氣血虧虛,頭部供血不足,就會出現頭暈,記憶力下降的癥狀。 三、內臟下垂:肝主目其華在筋,當氣血虧虛無法濡養筋膜,拉扯牽粘的能力差,于是器官下垂。晚上凌晨1點到3點是肝經當令,肝是藏血的器官,當肝藏血不足,濡養不了肝,這時人就會醒來…中醫上說:發為血之余,氣血充足時,頭發定會烏黑茂盛,也不會出現脫發,早生白發的現象。六、視力問題:出現眼干,眼澀,眼癢,眼睛不舒服,眼睛刺痛,眼睛有紅血絲,甚至視力下將,眼花,白內障等肝主目,目受血乃能視,當肝血不足的時候,眼睛的供血不足,視力問題就出現了。中醫認為,肝腎同源,精血同源,當肝血不足,反過來影響腎功能。而腎主骨生髓,當肝腎虧虛,易得骨骼病,脊柱方面的疾病,腰椎間盤突出… 國醫大師鄧鐵濤先生曾擬一方,名:芪烏生發湯,用于調治因肝腎虧虛引起的氣血兩虛,以及脫發和白發,在臨床上取得很好的效果。【處方】黃芪15克,茯苓15克,生地15克,首烏15克,太子參12克,桑椹子12克,熟地9克,黃精9克,黑豆30克,當歸15克。【功能主治】滋補肝腎,益氣養血。主治肝腎虧損,氣血兩虛,脫發,白發。【功效】:滋補肝腎,益氣養血。主治肝腎虧損,氣血兩虛所致的身疲力乏,腰膝酸軟,須發早白與脫發。 方中的黃芪與太子參補虛養氣,何首烏、黑豆補腎益精,黃精、桑椹子、生地、熟地滋補肝腎、養肝血、益精氣,當歸補血活血,茯苓健脾去濕。 處方著力于在滋補肝腎的同時補氣養血,標本同治,果然是大師手筆,尋常的藥物,不尋常的配伍! 對于因為肝腎不足引起的氣血兩虧,并導致脫發與白發的朋友,是一個啟示。頭發的問題,內部調理不可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