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2020-03-14 13:29:09 干眼癥主要指因淚液量或質異常引起的一系列眼部不適,常見干澀感、異物感、易疲勞癥狀,有時會出現發(fā)癢、發(fā)脹感,視力時有波動。過去該病以老年人為主,現在多見于20~40歲者,呈年輕化趨勢,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 干眼癥可用古方杞菊地黃丸治療,其出自清代保頤堂創(chuàng)始人董西園《醫(yī)級·卷八》,由六味地黃丸(熟地黃、山茱萸、山藥、牡丹皮、茯苓、澤瀉)加枸杞子、菊花而成,有滋腎養(yǎng)肝的功效,可用于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目澀羞明、迎風流淚、視物昏花等。 中醫(yī)認為,肝開竅于目,目得血而能視,且腎陰能養(yǎng)肝陰,當肝腎陰虧、精血虛少時,眼睛就會出現上述眼干、眼澀、眼疲勞等表現。另外,肝在液為淚,淚從目出,淚液有濡潤眼睛和保護眼睛的功能,得了干眼癥淚液也會減少,從而出現上述癥狀。患者服用杞菊地黃丸,肝腎之陰得到了補益,陰血上輸、精津上涌,眼睛得到濡潤,干眼癥的各種癥狀就會大大緩解。 需要注意的是,杞菊地黃丸的主證是肝腎陰虛,腎陽虛病人不宜用,否則會造成腎水更寒;感冒發(fā)熱的病人也不宜服用,以免影響藥效。平時的眼保健對治療干眼癥同樣非常重要,如學會科學用眼,多注意眼睛休息,多做眼保健操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
|
來自: mjx1234圖書館 > 《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