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湖北省政府官方網站轉發了一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科普文章,其中建議感染新冠肺炎的適齡男性在康復后應進行生育力檢查,引發廣泛關注。 文章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以肺臟和免疫系統損害為主,但理論上感染還可能造成睪丸損傷,導致不育。” 不過到了晚上,湖北省政府官網上的這篇文章已經被撤掉,頁面顯示“您訪問的頁面已經撤稿或者刪除”。 據了解,根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李豫峰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新冠病毒通過刺突糖蛋白(S蛋白)與宿主細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結合,從而入侵細胞,引起組織損傷。 除了肺以外,人體很多其他器官也表達ACE2,比如睪丸、小腸、腎臟、心臟和甲狀腺等,尤其是睪丸表達大量的ACE2,主要集中在睪丸精原細胞、支持細胞、間質細胞,而這幾種細胞均與男性生殖功能密切相關。 據悉,精原細胞是形成精子的前體細胞。 支持細胞對維持精子發育的微環境至關重要,成年人的支持細胞不再分裂,數量恒定。 間質細胞是合成和分泌雄激素的主要細胞,雄激素可促進精子發生和男性生殖器官發育,維持男性第二性征和性功能。 李豫峰團隊認為,盡管目前尚無研究證實新冠病毒感染是否損傷睪丸、影響男性生育能力,但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高度相似,感染入侵細胞受體相同,都是ACE2。 雖然沒有在睪丸中檢測出SARS病毒,但時SARS感染仍可導致睪丸出現嚴重的免疫性損傷,引起睪丸炎,并造成生殖相關細胞廣泛破壞。 因此,基于理論推測,新冠病毒可能造成睪丸損傷,影響精子生成和雄激素合成,繼而影響男性生育能力,嚴重者可能導致男性不育,而雄激素不足會影響男性第二性征和性功能,降低生活質量。 李豫峰團隊建議,對于有新冠病毒感染病史的男性,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男性,最好在康復后進行精液質量和激素水平等生育力相關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盡早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