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 隨地而樂, 隨感而應, 隨機而動。 一個人,怎樣才能修煉到“循天則”的靈魂自由境界呢? 陽明先生為你開出了“四隨”的藥方! 其一,是隨遇而安。無論是遭遇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遇到險境還是窘境,無論是踏上終南捷徑還是陷入爛泥之途,都能保持一顆安然、安定之心,既不妄喜,也不惶懼;都能做到“險夷原不滯胸中”。 其二,是隨地而樂。就像陽明先生一樣,漫步于湖光山色之中,能享受自然之樂;拘禁于陰暗牢房之中,能找到義理之樂;忙碌于官衙案牘之中,能享受親民之樂;獨處于龍場蠻荒絕境之地,能找到悟道之樂……也就是說,無論處于何地,都能做到“常快樂”三字! 其三,是隨感而應。世間萬物有萬變,但萬變不離其心。如何以一心應萬物,以一心應萬事,以一心應萬變 ?陽明先生告訴你,“跟著感覺走”! 當一個人修煉到“致良知”“循天則”的境界時,他的“天感”也就激發出來了。這種天感,既像一面放大鏡,又像一面顯微鏡,能將一切世事、一切人心,洞察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讓你在最快的時間內作出最真切的反應。 其四,是隨機而動。萬化生于機。機者,機遇也,機變也,機會也。陽明先生一生,無論是處理政務難題,還是處置軍事險情,從不給自己先畫框框,搞“畫地為牢”,而是具體事物具體分析,并根據具體分析再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如同樣是處理土匪頭子,在面對良知泯滅、不思悔改的浰頭大賊首池仲容時,陽明先生就用了一個“詐”字,干凈利落地除掉了他;而在面對良知猶存、一心歸順的廣西大賊首盧蘇、王受時,陽明先生就用了一個“誠”字,恩威并施降服了他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