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電視劇《天道》中的人物,不知你是劇中的那個人物,你想成為那個人物,這是我們在天道群經常會談論的話題。今天我們聊聊的人物是肖亞文,因為她是個草根出身,與我們普通人最為接近。 先說一下肖亞文的背景,她是警校畢業但是沒有進入公安系統的人,與芮小丹是同學,也是閨蜜,非常幸運的是她進入了丁元英成立的私募基金工作,從此走向了她的人生巔峰。 按照劇中介紹,私募基金實際上是一家沒有經過注冊的私人代客理財,性質上與信托差不多,丁元英的資金全部來自德國,又全部投入中國股市,由經營方擔保風險,投資方包賺不賠,但入會的門檻相當于人民幣 3000 萬,簡單地說就是用德國人的資金,丁元英的頭腦,大家一起到中國股市撈錢。 不難想象,作為丁元英的私人助理,肖亞文會經常跟隨丁元英與各個階層的精英人士會談,增長了不少見識,格局,相比之下高額的薪水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使用德國人的錢來中國股市收割中國人的血汗錢,讓丁元英心里很不是滋味兒,他不想繼續充當德國人的劊子手了,但這不是解散私募基金的正當理由,結果丁元英被判定為存有不正當商業動機,他的所有獲利資金被凍結長達3 年之久,并且5 年之內不能進入任何股市,也就是說丁元英所有能走的生路都被堵死了。 這樣的結果是肖亞文沒有想到的,貌似幸運不太管用了,肖亞文都不敢相信,自己就這樣失業了。 趴著井沿看一眼,掉下去的那種心情,從極喜變成了極悲,意志不夠堅定的人很可能會輕生,劇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劉冰就是這樣的人。 為了給丁元英找到合適的房子,肖亞文居然不遠萬里奔赴德國找好友芮小丹幫忙。 “肖亞文是一個心思縝密、閱歷豐富的人,什么事兒值得她越洋近萬公里來找我呢?” 這是芮小丹內心獨白,也是我們所關心的問題,而且中國直飛法蘭克福需要近 11 個小時,肖亞文只在德國幾個小時就要返回北京,這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這就讓我們更加疑惑,她為什么賣這么大力氣呢?芮小丹也有和我們一樣的疑惑,一度認為肖亞文這么做是因為把丁元英當做好朋友才會這么賣力。 而肖亞文的回答卻是: “朋友?不可能,認識、熟人,夠得上說話就已經很不錯了,咱跟人家不是一種人,憑什么和人家成為朋友?” 這就讓人費解了,僅僅是認識就要做到這種程度嗎? 而且后來在丁元英拒絕的情況下一定要送別,并且一直跟到了古城,無微不至的程度讓人懷疑人生,到底是為什么呢? 我自問肯定是做不到肖亞文的程度,如果是你,你做得到嗎? 但是肖亞文做到了,因為肖亞文清楚的知道,丁元英是一個具有無限能量的高人,肖亞文是這樣對芮曉丹描述與丁元英認識的意義的。 “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能夠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能夠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夠讓你思考、覺悟,這東西不當吃不當喝的,在別人看來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這個東西非常重要。” 在芮小丹的牽線下,為了解決王廟村脫貧問題,丁元英幫助馮世杰策劃了一個音響生產銷售公司“格律詩”,芮小丹的朋友歐陽雪為公司董事長。 但在市場競爭過程中被音響界龍頭老大樂圣公司以不正當競爭以及黑心工廠剝削王廟村底層勞動人民為由告上法庭,要求格律詩公司賠償 600 萬元損失。 樂圣公司作為老牌的音響公司,具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既然他們決定打這場官司,肯定是有勝訴的信心的。 而格律詩呢? 如果應訴,格律詩首先面對的是高額的律師費用,高達百萬元以上,所有股東都認為官司不管輸贏對于格律詩公司來說都是輸。 為了逃避責任和及時止損,股東葉曉明、馮世杰和劉冰紛紛退股,格律詩公司面臨內部和外部雙重打擊的局面,董事長歐陽雪成為了光桿司令,對公司的未來完全束手無策。 這個時候,丁元英想到了肖雅文,他提出讓肖亞文幫助歐陽雪應對官司,能節省大量的律師代理費用,歐陽雪非常高興,但是對于肖亞文來說,這場官司是機會還是萬丈深淵呢? 格律詩與樂圣的官司,所有人都認為格律詩會輸,包括格律詩自己的股東們,但是有不同的聲音嗎? 有,肖亞文對這個官司的看法,與所有人都不同。 “......這事本來就有定數,以我對丁總的了解,丁總不可能沒有預見到這場訴訟,既然預見了又不去規避,那只有一種解釋,這場訴訟絕不是偶然的、被動的,是設計和預期的,是計劃的一部分,既然是計劃的一部分,丁總一定是想通過這場訴訟達到什么目的......” 肖亞文顯然仔細研究過丁元英,對丁元英設計的每一步驟都充滿了信心,但是歐陽雪不能理解,既然可以預見,為什么不去規避呢? “至少通過訴訟的媒體報道,讓市場了解格律詩產品的低成本、高質量,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如果樂圣敗訴,除了合作就沒有多少選擇了,如果合作,那格律詩公司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將會有一個高速的發展期?!?/p> 這就是肖亞文關于這起案件對格律詩影響的大膽猜測。 肖亞文不僅擁有出色的眼光,堅定地信念,擁有極強的機會敏感度,她還是一個隱忍的銷售高手! 肖亞文在與歐陽雪溝通時,適時的提出了需求-效益問題:“古城和北京你兩邊都得兼顧,勝訴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歐陽雪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明確需求:一個人顧不過來,也沒有能力管,敗訴了省心,但是害了王廟村的村民,勝了自己又管不了,一樣害了他們。 肖亞文立刻進行利益陳述:“如果勝訴,你至少有三種選擇,一:自愿讓樂圣公司兼并,樂圣求之不得;二:聘用職業經理人,利潤分成;三:委托馮世杰經營,反正符合馮世杰當初想為王廟村做點兒實事的初衷。 最后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由肖亞文購買格律詩股份,加入格律詩,全權代表公司打返這個官司。 結果是當場成交,按照歐陽雪的說法就是“干柴烈火,兩廂情愿”,這才是銷售的最高境界。 最終肖亞文拿到了格律詩 51%的股份。 歐陽雪勸肖亞文勝訴以后再入股,但是肖亞文拒絕了,她明白風險即機會的道理。 “我的機會就在于敗訴的風險,等打完官司我就不該有機會了,如果可以勝訴以后再入股,以葉曉明他們的資歷,他們理當比我有優先權,勝訴以后公司升值,如果按升值后的股價入股,我就得承擔更多的負債,如果按現在的股價入股,我得到的就是葉曉明他們理當優先得到而沒有得到的東西,我還不如人家來的光明磊落,所以我的機會就在于敗訴的風險,在于應訴之前?!?/p> 有理有據,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肖亞文是一個磊落的女子,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價值,對自己有著非常明確的認知: “我本來就是一個打工的,輸了繼續打工,對于我來說,能有一個往牌桌上湊的機會,就已經很不錯了?!?/p> 正是由于肖亞文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不驕不躁的一步步推行自己的計劃,她才能得到最后她想得到的。 一切都像她預想的那樣,格律詩勝訴了,也像肖亞文說的那樣,樂圣公司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與格律詩合作,肖亞文作為公司最大的股東,終于一飛沖天,成功逆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