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 案 丁某,男,36歲,病案號169559。初診日期1965年8月16日:尿痛、尿血、腰痛三個月,三月前長途乘坐火車,吃燒雞、喝啤酒而喝水少,不久出現腹痛腰痛,痛如刀割又如撕裂,陣陣發作,初發作時喝水則腹脹而無小便,后發作時飲水后有少量小便而尿道劇痛,到醫院檢查:尿紅血球滿視野,泌尿系造影未見結石,用抗生素等治療無效。現右腰亦痛,尿粉紅色,紅血球滿視野,大便干,舌苔黃褐少津,脈左弦細,右沉細。 處方: 結果:無任何自覺癥狀 淋證知識擴充: 熱在下焦概其廓 變證兼證皆繁多 關于淋證的癥狀《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曰:'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稱謂'小便難'。可知淋證是指小便頻數、短澀、滴瀝刺痛、欲出未盡、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證。《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稱謂'淋閟';《金匱要略·五贓風寒積聚病》稱謂'淋秘'。該證多見于西醫的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石、乳糜尿等疾患,在古今皆是常見的疾病。關于淋證的病因,《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認為是'熱在下焦';《丹溪心法·淋》篇謂'淋有五,皆屬乎熱';《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則認為'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后世醫家認為本病多由于膀胱積熱,但亦有由于氣郁及腎虛而發者。其治療多以利濕清熱為主,但遇有變證、兼證時,又必以六經辨證定其大法,再具體辨方證用其方藥。 上期答案公布 胡老與越婢加術湯加減 麻黃六錢,生石膏二兩,生姜三錢,炙甘草二錢,大棗五枚,蒼術六錢。 (注:答案非唯一標準,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周某,男,21歲,某醫院會診病人。初診日期1966年1月4日:周身浮腫一年,在協和醫院診斷為狼瘡性腎炎,告之無根治方法,長期服用激素。曾去上海中醫狼瘡專門小組治療三個月,未見明顯療效而返回,住院治療,中西醫多次會診治療,癥狀不見好轉反越來越惡化,不得巳再倍增激索量,強的松每日60毫克,同時服用雙氫克尿塞,仍不見癥狀改善,其父母特來京請胡老會診。因長期服用激素,致使體胖、周身嚴重水腫,面呈滿月狀,眼成一條小縫,尿中經常見蛋白、紅血球、白血球,經常疲勞,時心跳、汗出,尿少,時頭痛,惡心,不能食,血壓常高(160/105毫米汞柱),非蛋白氮120毫克/毫升,舌苔薄白,舌質紅,脈沉細數。 處方:麻黃六錢,生石膏二兩,生姜三錢,炙甘草二錢,大棗五枚,蒼術六錢。 結果:上方服三劑,尿增,腫減,惡心已,食欲好轉。藥后有頭暈、身癢,其父母也在醫界,讓他醫看處方后謂:'麻黃量太大!'而停服中藥,伹癥仍不減,后停雙氫克尿塞則癥已,但又出現腹脹、惡心、嘔吐、不能食、頭痛、視力模糊,査血壓仍高050/100毫米汞柱),眼底血管變細、眼底水腫,因再請胡老會診,胡老與半夏厚樸湯加陳皮:半夏四錢,厚樸三錢,生姜三錢,蘇子三錢,茯苓四錢,陳皮一兩。上方服一劑后,嘔吐止,繼服二劑,納飲增加,因浮腫、心煩、眠差明顯,與半夏厚樸湯合豬苓湯:半夏四錢,厚樸三錢,茯苓四錢,蘇子三錢,生姜四錢,豬苓三錢,澤瀉三錢,陳皮三錢,阿膠三錢。此方服三劑,腹脹已,小便增多,浮腫減,因面部腫消而顯眼睜大,納增,一餐可吃20個餃子。因口干、心煩、汗出明顯,繼服越婢加術湯,服一月余,人變瘦,浮腫不明顯,非蛋白氮80毫克7毫升,強的松每日5毫克。仍與該方調理。 按語:本例未能做到像例2那樣長期系統觀察,伹能看出中藥的明顯效果,使激素撤到最小量。值得說明的是,胡老治療該病,并不是說他找到了殺紅斑狼瘡細胞、抗過敏、改善免疫功能的方藥,而是根據癥狀特點進行辨證論治而取得療效。本患者主要表現為浮腫、肥胖,中醫認為是水飲為患。但不同時期又有不同癥狀,因此治療用方也有不同。初診時因浮腫甚,且見汗出、頭痛、脈沉細數,為外邪里熱之證,故用越婢加術湯治療而顯效;二診時因頭暈、嘔吐、腹脹等明顯,為痰飲氣結所致,故與半夏厚樸湯加陳皮治療亦收捷效;三診時因小便不利、心煩、眠差明顯,為里有水飲而津傷,故與半夏厚樸湯合豬苓湯治療也顯效;四診后又現越婢加術湯方證,故又用越婢加術湯治療使諸癥好轉,減少激素用量。有是證,用是方,是中醫治療學的特點。不過對越婢加術湯治療腎炎、水腫胡老體會尤深,指出:實踐證明,本方所主水腫證,亦以腎機能障礙而致者為多,對于腎炎患者的水腫和腹水屢試皆驗,尤其令人驚異者,不但水腫消除,而且腎炎本病亦得到徹底治愈。對于狼瘡腎(水腫明顯者)也可能有效,應進一步觀察之。 備注: 歡迎留言 ,說出你的答案哦! ? ? 版權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