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群經之首的周易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一個人必須要有很高的德行,才能承載所擁有的地位財富。如果德行與所擁有的事物不相匹配的話,必定會出一些禍殃來! 例如南唐后主李煜,不可否認,李煜的書法、繪畫、音律和詩文的才能遠超世 ,但只可惜他生在了帝王之家。命運給他開了一個大大地玩笑,讓醉心于藝術的他治理起國事來。北宋建隆二年李煜繼位,然而僅僅過了十年,李煜便成為了一個凄凄然如喪家之犬的亡國之君,他在短短數年之中便已閱盡了人間起伏跌宕,嘗盡了世間辛酸苦樂。最終落得一個被賜毒酒郁郁而亡的悲慘命運。 這就是易經所說的'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典型例子。李煜身為一國之主,對治理國家卻一點也沒有興趣,整日里沉迷于文學與享樂之中。也許這些事對于一個普通人而言無傷大雅,但是對于一國之君而言卻是致命的弱點。俗話說得好:在其位謀其政!而李煜卻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活脫脫就是標準的德不配位! 易經和一些古籍所講的一些道理,現如今早已被大多數人棄之腦后。人們只記得人活于世,就必須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所以也就出現了現如今不少關于英年早逝的報道,很多人郁悶自己的家庭事業剛剛嶄露頭角,為什么就會有一些相當不好的消息接踵而來?有些心大的人自嘲道: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古人都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所以這些都是常事,一定要以平常心視之。 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這些事情的背后,實際上卻是在再三告誡我們:之所以有禍殃關鍵就是德不配位!世間萬物有屬于它們的內在規律,這些規律早已被我們的老祖宗所洞悉察覺。為什么同樣的運氣卻有著迥然不同的命運呢,除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之外,人們還忽視了另外一個答案:德不配位! 要知道,蕓蕓眾生無論是去工作、生活還是做人,都是在承載著責任與擔當。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違背自己的道德要求,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德不配位,我們所擁有的待遇、權力根本不匹配我們的能力與德操,所以災殃也會聞聲而來! 古時秦武王率精兵進攻洛陽,周天子無奈只好出迎秦軍。秦武王便直奔周室太廟參觀九鼎。秦武王當看到雍州鼎時,便問:這鼎有人舉過嗎?手下人回答道:'自從有鼎以來,從沒有聽說有人舉過。秦武王便問力十任鄙、孟賁二將:'你二人可否能舉起嗎?'任鄙知道秦武王恃力好勝,便說:臣只能舉百鈞之物。這鼎重達千鈞,臣不能勝任。而孟賁則伸出兩臂,將鼎抬離地面半尺高便再也無力了。秦武王于是不聽手下人的勸阻,一意要親自舉鼎。 之后,便發生了讓秦武王始悔終生的事件:正當秦武王將鼎抬至尺高換腳之際,萬萬沒想到鼎脫手正砸在右腿上,等到太醫趕來,武王早已昏迷不省人事,入夜,武王氣絕而薨。這件事情在《史記》、《戰國策》中都有講過。秦武王巨鼎本身并不是一件大事,但是這件事情的背后卻在告訴人們:德不配位會帶來災殃。即使秦武王不去抬鼎,也會被之后發生的其它事情所懲戒。每個人所擁有的金錢權力名望都是自己的重量,如果德不配位,又怎能夠承載得起呢? 《道德經》中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可否認,人的欲望是沒有底限的。掙了十萬就開始想100萬、吃著紅燒肉腦中就想著魚翅燕窩。雖然知足常樂人人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呢?所以老子一針見血地指出: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如果把這句話翻成大白話就是:天下萬物的運行都要符合正常的規律,馬兒是來幫助農夫耕種的。但如果母馬也要上戰場,并在郊外生下小馬。那就預示著天下必有災殃!只有各得其所、知足常樂才是人生最大的安身靜心之地。無獨有偶,《增廣賢文》中也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的商人千方百計地用非法手段來賺取暴利,從而走上了一條德不配位的不歸路。因為他所賺取的金錢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德行,災殃會不來找他嗎?自古以來因此而坐牢判刑的例子還少嗎? 只有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那些喧囂浮躁的事物,只有內心清楚明白了自己有多深的德行,不強求那些與自己不匹配的事物。人生才會富足安樂。當今的社會大多數人們都在瘋狂的追名逐利,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價,為了掙錢,不惜一切手段。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進步,社公中也隨即興起了一批'網紅主播'。有些主播為了出名、為了掙錢、而做出一系列博眼球的事情來。某市警方接到網友報警破門來到一個居民住所,發現一男子倒在房間內不省人事,經檢查男子已無生命體征。而此時,房間內電腦正處于直播界面,桌上放有白酒、啤酒以及活體蜈蚣、面包蟲、壁虎等。經有關部門調查后得知,該男子30多歲,生前系某平臺主播,案發之前他正在屋內直播喝酒。為博眼球,他可能吃下了蜈蚣、面包蟲、壁虎等。 還有一 個年僅28歲的網絡主播在拍攝跳河短視頻時,不幸頭部觸底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據他老鄉說:該主播多次向他流露出:火了以后就可以不用上班了,就要靠著直播掙錢。可是,人還沒紅錢也沒有掙到,可一切就都全沒有了! 老祖宗沒有騙我們: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今一個中國女留學生徐可馨火了,她多次發表不當言論,更是大言不慚地說:自己之所以走到現在,靠的是爸媽的錢和人脈。個人努力跟這些比起來,則絲毫不值得一提。但是徐可馨也太輕看了古人的智慧。她根本不了解如果一個人享福太多了,就會讓自己的將來折福折運!雖然運氣和福報都是摸不著看不見的,但它們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種能量體。如果一味消耗而不去積攢,那么災殃就會在人生的不遠處等著你! 只有知道了厚德載物,你才敢心安理得地消受自己該得到的那一份。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年紀越大就越會明白這些道理:那些喜歡付出的人,好運就會越積越厚、那些喜歡感恩的人,人脈也就越來越廣、那些喜歡助人的人,貴人也就越來越多。 而那些一味只喜歡抱怨的人,煩惱就會越來越多、那些一味喜歡逃避的人,失敗也就會越來越多、那些喜歡占小便宜的人,貧窮也就會常伴左右、那些只喜歡生氣的人、毫無疑問醫院也就成了常去之地! 珍惜一切,感恩一切。時常警醒自己一切都要抱有一顆平常心,只有做到厚德載物才不會有德不配位的災殃發生!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