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情感暴力》讀書筆記系列。人際關系從來復雜我們和有些人在一起的時候,如果你感覺到它其實也沒有做什么真正冒犯你的事兒,也沒有說話特別難聽,但就是讓你感覺到不舒服,那么這個人非常有可能對你進行了防御性攻擊,也就是間接性攻擊。 間接性攻擊里面包括要求命令控制性的話語,帶有攻擊性的詞語,對你的行為或者人格進行批判。 她們不太懂得如何與人真誠坦白溝通,經常以善意的名義,操控對方的言行。 他們經常會說一些標志性的話語
有些人的操控欲特別,強而且他們攻擊人的手段很隱蔽,現在的人往往不懂心理學,容易被忽悠,所以情感暴力無處不在。 攻擊性體現在表面的人,這種情感暴力手段,我們能夠發現,但是有些人會用善意愛意去包裝自己的攻擊性,例如一些虐待情感威脅善意的操控,包括一些神經性的愛情可渴望。 有些父母,師長,長輩,親戚,三姑六婆,對晚輩的情感暴力就是以這種手段實施的,許多孩子深受其害。 從心理學角度講,控制欲極強的父母都有攻擊性人格,而且他們的攻擊性非常強。他們往往會對孩子進行束縛與掌控,會以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講話,讓孩子對他們言聽計從,如果孩子有一點點不順他們的心意就撒潑打滾冷暴力吵吵鬧鬧一地雞毛。 有的孩子在父母這種操控之下,會形成一種強烈的依賴心理看上去父母好像是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但實際上確實在慢慢的折磨孩子,最終雙方都感覺非常痛苦。因為欲壑難填,不知足的人永遠不會知足。 孩子會一邊希望逃離父母的這種掌控,但是另一方面又希望和父母靠近,因此,這種環境成長下來的孩子,總是身心俱疲,為為為,很不開心。 有些情感施暴者總是會對情感受害者展示自己,為對方付出了多少,讓對方有負罪感內疚,然后在情感上操控對方。 許多情感受害者,其實也能感受到自己很痛苦,被操控了,但是因為這個環境始終無法逃離,最終他們會感到很迷惘,甚至自己也理解不了自己真實感受,因為所有的這些操控都是以善的面目出現。 當別人用表達自己是愛你的方式來操控你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束縛就展開了這之中還會附帶著感情威脅。 有些孩子之所以自卑,就是因為他們長時間被隱藏的虐待狂虐待。有些人在傷害別人的時候,總會說我是為你好,但實際上他們只是想要自己開心而已。 情感施暴者對情感受害者進行的操控與欺凌,其深層動機都是厭惡。如果一個人真的喜歡你,他是不可能找不到你身上的優點的。也不可能看到你就反感就生氣就發脾氣,想想自己喜歡的人出現在自己面前,自己是什么感受,有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被直接虐待的人會很清楚,知道對方的虐待自己這個時候會采取反抗,也許會誤入歧途,但是被隱形虐待的人一般會拼命去達到對方的要求,如果沒有達到這個要求,就認為自己毫無價值,覺得自己沒有用,變得自卑。 許多人將對別人的憎惡包裝成對別人的愛,對別人進行情感虐待隱形攻擊。不論你是否敏感,能不能覺察到。但是你在一個環境下開不開心,這是最直接的,也是能最說明一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