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中國電子商務時代發展一派欣欣向榮,在改變人們傳統購物方式的同時,也對快遞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我國快遞業務單量達到了579億件,遠超過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快遞大國。
所以在龐大的市場需求量之下,也涌現出了三通一達,順豐,京東快遞等知名民營快遞公司。憑借著精準的市場定位,較快的時效性和高質量的服務,這些快遞公司也躋身到了國內一線前沿。至于那些沒有競爭力且規模較小的快遞公司,也漸漸趨于邊緣化。尤其是三大知名快遞公司接連倒下的情況,更是說明了劉強東預言再次成真。
早在2017年,劉強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未來中國快遞行業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時候偌大的中國市場也只會剩下京東和順豐這兩家。如今三年時間過去,雖說快遞行業依舊存在著不少頭部玩家,但不可否認的是伴隨著行業洗牌速度加快和用戶消費需求不斷升級的情況下,不少二三線的快遞公司都接連倒下。
第一家,國通。國通快遞曾經憑借著收費便宜的優勢,受到了無數商戶的青睞,在巔峰時期,國通快遞全國擁有5萬名員工,全國共有40多家分撥中心運營,車輛多達數萬輛。不過由于蓬勃的野心,使得國通走向了盲目擴張的道路,后來被朱寶良收歸囊中后,更是斥巨資20億想要救活國通快遞,但依舊無力回天。伴隨著朱寶良被抓后,外界對于國通快遞的發展也產生了無限遐想。
第二家,全峰快遞。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全峰快遞成立于2010年11月,由于趕上了電子商務發展巔峰時期全峰快遞利用電商迅速打開市場,在巔峰時期全峰的業務更是延伸至海外,當時的全峰可謂是風光無限,在國內擁有65個大型中轉運輸中心,5000多家營業門店,1萬多輛運營車5萬多名員工。就連馬云等商業大佬成立的云峰基金,還曾入股全峰快遞,但如今這個快遞巨頭變褪去了昔日的光環,當初超過1萬輛的運輸車如今只剩下44輛,僅剩的44輛也被法院查封。
第三家,如風達。作為凡客誠品旗下的自建物流體系,如風達在巔峰時期能與京東物流齊名,同時還是劉強東最強勁的對手之一。不過如風達也因為凡客誠品的衰落而走向了下坡路,到去年終于挺不住了,欠全國各地供應商,派送費,合作押金,以及員工工資不下7000萬元。如今的如風達更是人去樓空,就連員工工資都沒有發放完。
所以從上述三家快遞公司目前的慘淡現狀來看,又被劉強東所言中,這三家快遞公司的接連倒下,也導致上萬名員工面臨著失業,而這上萬名員工失業的背后,卻牽連了上萬個家庭。這或許正說明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只有迎合市場的發展現狀來做出應對政策,才能保持久經不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