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末期的時候,蒙古國的軍隊非常的強悍,當時蒙古鐵騎的戰線拉的非常長,橫掃亞洲大陸,先滅西夏在滅金,最終南下侵略南宋,但是由于當時南宋軍民奮力抵抗,加之蒙古大汗在南侵戰爭戰死,蒙古鐵騎暫時停止侵送。但蒙古人始終想著滅掉南宋,于是蒙古人為打破南宋在長江方面的防線,就開始繞道西南,攻取大理進一步攻下當時越南的安南王國,對南宋進行迂回作戰。當時的越南安南是由陳朝所統治的,并且它不愿意成為蒙古國的附屬國家,使得雙方爆發了三場戰爭,而在這三場戰爭中,在亞洲大陸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連續折損幾員大將,三次侵越戰爭均失敗而回,而越南陳朝也避免了像南宋那樣被滅的命運。
抵抗蒙古大軍的陳朝興道大王
早在1244年的時候,蒙古的南侵大軍先進入到了大理,但是大理并不是蒙古軍隊的目標,來此的目的還是為了包圍南宋而實行的迂回政策。而當時的陳朝卻不愿意聽從北方任何一個勢力的指揮,所以他們非常堅決的拒絕了蒙古的要求,并且還將他們整個使團給扣留了下來,雖然陳朝模仿的宋朝制度,但是它在具體的統治手段上面還是特別靈活的,而蒙古國的軍隊卻忍受不了這種屈辱,它開始從大理進入到當時的安南王國,而在這場戰爭中,越南軍隊為了對付蒙古的主力騎兵部隊 ,采用了戰象作為自己的主要武器。
盡管大象的腿部受到了攻擊,但是也因此沖散了陳朝的軍隊。不久之后,蒙古軍隊就進入到了陳朝的首都,但是他們卻發現守城的士兵早已經撤離了。直到1258年1月的時候,陳朝重新集結了軍隊準備開始反攻,而此時的蒙古軍隊卻沒有任何補給了,此次對于越南的征戰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是陳太宗深思熟慮了之后,還是決定投誠,盡管表面上是這樣,但是蒙古國還是充滿一定敵意的。
到了1282年,忽必烈決定向越南南部的占城王國發動攻擊,陳朝面對南北兩路的夾擊,除了一部分人選擇投誠之外,其他的宗室貴族都出動了自己領地內的人員,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發起了大大小小的反擊。1285年4月的時候,一支北上的蒙元軍隊受到了一支規模非常龐大的越南軍隊的阻攔,而陳朝軍隊的優勢則在這個時候被最大程度的發揮了出來。這一戰之后陳朝的20萬軍隊,分別從紅河的上游以及下游開始對蒙古的軍隊展開了進攻。
沒了優勢的蒙古軍隊只能夠帶領著剩余的軍隊退回到紅河以北的地方,多次的敗仗使得忽必烈非常的憤怒,在1287年12月的時候,又展開了新一輪的戰爭,用的是三年前的戰略,不出所料,在戰爭開始之后,元軍就陷入到了之前遇到過的麻煩,每一個重要關口就必須留占領,而陳朝的軍隊則用了同樣的對策戰勝了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