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只顯示龍榆生詞譜 望江東調見《山谷集》,因詞有“望不見、江東路”句,取以為名。 望江東雙調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黃庭堅 江水西頭隔煙樹 望不見 江東路 思量祇有夢來去 更不怕 江攔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 算沒個 人傳與 直教尋得雁分付 又還是 秋將暮 此調只此一詞,無別首可校。 望江東僅見《山谷琴趣外篇》,殆是黃庭堅創作。五十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韻。 望江東定格黃庭堅 江水西頭隔煙樹 望不見 江東路 思量只有夢來去 更不怕 江闌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 算沒個 人傳與 直饒尋得雁分付 又還是 秋將暮 望江東(宋·黃庭堅) 顯示自動注釋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暮。 ![]() 此詞以純真樸實的筆調抒寫相思之情。全詞以一種相思者的口氣說來,由不能相會說起,至遙望,至夢憶,至對燈秉筆,終至傳書無由。通過一段連貫的類似獨白的敘述,用“望”、“夢”、“寫書”等幾個發人想象的細節,把一個陷入情網者的復雜心理和癡頑情態,表現得曲折盡致。 首句開門見山,交待出“江水”、“煙樹”等重重阻隔,在展現一片迷蒙浩渺的藝術境界中,反映出主人公對遠方親人的懷念。她極目瞭望,茫無所見;“江水”、“煙樹”、“江東路”等客觀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隔”字把在遙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遠樹時的失望惆悵的心境呈現出來 。“望不見江東路”是這種惆悵情思的繼續。接著,作者把特定的強烈的感情深化 ,把滿腔的幽怨化為深沉的情思:“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攔住 。”夢,夢是遂愿的手段。在現實生活中無從獲得的東西,就企望在夢中得到。“思量”,是主人公在遙望中沉思獲得了頓悟:“只有夢來去 ”,這是一種復雜的情緒,在霧靄迷蒙的客觀美的襯托下,這種仿佛、模糊的潛意識,渴望離別重逢,只有在夢中才能自由地來去;“更不怕江攔住”,從“ 江水西頭隔煙樹 ”到“不怕江攔住”是一個回合,似乎可以沖破時空,跨越浩浩的大江,實現自己的愿望,飛到思念中的親人身邊。但這個“夢”還沒有做,只是在“思量”,即打算著做。 詞的上片,寫相思者想見對方而又不得見,望不見,只好夢中相會的情景。而下片通過燈前寫信的細節,進一步細膩精微地表達主人公感情的發展。夢中相會終是空虛的 ,她要謀求實在的交流與聯系。“燈前寫了書無數 ”,以傾訴對遠方親人的懷念深情,但在“算沒個、人傳與”的一念中,又使她陷入失望的深淵。“直饒尋得雁分付”,“直饒 ”,在宋代語言中,有“縱使”的意思。詞中的主人公想到所寫的信無人傳遞,一轉念間 ,鴻雁傳書又燃燒起她的希望,“分付”即交付,要把燈下深情的書信交與飛雁;然而又一想,縱然“尋得 ”傳書的飛雁,“又還是秋將暮”,雁要南飛了,因此連托雁傳書的愿望也難達到。由此可知,她寫的信是要傳送到北方去。燈下寫信這一感情細膩的刻劃,把女主人公的直覺、情緒、思想、夢境 、幻境等全部精神活動 ,在“寫了書”又“沒人傳”,“尋得雁”又“秋將暮”那回環曲折的描摹過程中用“算”、“直饒、還是”等表現心聲的口語化語言,把一個至情女子的婉曲心理刻畫得細致感人,魅力無窮。 清人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指出,山谷此詞,堪稱佳作 ”。它“筆力奇橫無匹,中有一片深情,往復不置,故佳 ”。此說不無道理。細讀全詞,黃明朗率真、情真意切,確乎具有民間詞的意味,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全詞淡雅中見清新,樸素中見真情,通過多種意境淋漓盡致地抒寫了離情。 望江東 贈金陵顧姬(明·范文光) 顯示自動注釋 作眉如作蘭與字。筆影偏饒香味。多材多趣兼多藝。十載江南名士。 到門詞客俱懷刺。宛與良朋相似。圖書鐘鼎俱環伺。難記起風流事①。 按:① 姬工詩能書,善作蘭,每對客揮毫,頃刻立就。又時高談驚四座,凡文人墨客之聚,必姬與俱。而姬亦雅意自托,思與諸才人為伍,每有文酒會,必流連不肯去,故吾黨亦重之。每當含毫伸紙,其眼光鬢影與筆墨之氣,兩相浮動。今年年廿有六,而得名已十年。姬又好樓居,諸友爭詠之,故有《眉樓集》行世。 望江東 贈金陵馬姬曉寒(明·范文光) 顯示自動注釋 花月名家楊柳樹。猶見舊時行處。談茶說酒眉兒聚。多是深閨情緒。 金錢常把良人卜。但恐少年耽誤。誰人修得鴛鴦福。好把春風拾去①。 按:① 姬與女喬俱湘蘭裔也。而姬居姊行。余與女喬既已目成,而姬更從中調護。曾謂馀云:世間惟情字最說不盡。姬蓋深于情者也。 以上《倚聲初集》 望江東 山谷倚此調,亦有瘦硬通神之感。病榻晨起拾禿筆蘸焦墨漫涂秋江小景,即次山谷韻寄奉子異詞長一笑(近現代·龍榆生) 顯示自動注釋 題注:一九六三年作 浩渺煙波帶紅樹。又喜見、帆歸路。霜天氣肅雁南去。愛身在、江頭住。 行行點點還重數。報芳訊、能傳與。嶺梅開后且分付。莫漫信、春來暮。 |
|
來自: hejunwei_yeah > 《仄韻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