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句 三字經 宋.王應麟 gǔ shèng zhù xiān xián zhuàn 古圣著, 先賢傳。 zhù shū bèi shí sān jīng 注疏備, 十三經。 【解釋】 古代圣人著作的經典,經過諸先賢加以解釋意義而成為完備無缺的十三經。 【啟示】 十三部是《易經》、《詩經》、《書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公羊傳》、《谷梁傳》、《孝經》、《爾雅》、《論語》、《孟子》,這十三部書稱為十三經。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于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周禮》是儒家經典?!吨芏Y》、《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經學大師鄭玄為《周禮》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鄭玄的崇高學術聲望,《周禮》一躍而居《三禮》之首,成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著作。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于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另外三本為《大學》《中庸》《論語》)。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最早見于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
|
|
來自: 點驁happy22_ > 《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