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達莉,剛剛大學畢業一年多,我爸媽在我上初二的時候離婚了。 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刻板印象,覺得父母離婚的小孩很慘很可憐,事實并非如此。只要父母能做一個合格、負責任的父母,離婚后不要拋棄小孩,還愛小孩,關心小孩的生活,這個小孩就不可憐。 可能在中國,很多離婚的父母連這個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吧,所以大家才會覺得父母離婚,孩子就沒有爸爸媽媽了。 我的心理咨詢師告訴我,父母離婚只是夫妻關系解體,而不是親子關系解體。離婚后,媽媽還是媽媽,爸爸還是爸爸。是啊,他們只是離婚了,又不是死了,怎么說孩子沒有爸媽了。也許很多父母離婚時,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就像他們死了一樣。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盡管父母離婚了,但是我依然是幸運的,因為: 一、我的父母離婚了。 在我看來,我的父母離婚是好事,因為在此之前,他們總是有很多的爭吵。經常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厲害的時候,兩個人還互相打架,我爸把我媽按倒到地上猛砸她拳頭,我媽拿一把菜刀在家里歇斯底里地喊叫,這些畫面一度讓我害怕到崩潰大哭,跑到外面找爺爺奶奶幫忙。 后來次數太多了,我就麻木了,每天他們吵架或者打架我就躲進房間里,坐在床上,用被子蒙著頭,沉默不語,等待他們的戰爭結束。 所以,他們離婚后,對他們而言是好事,對我而言也是好事,大家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平靜。 我的咨詢師說,父母恩愛,家庭和諧對孩子是最好的,但是如果要進行一個排序,離婚后能夠平靜的生活比在沖突不斷的家庭里生活,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我非常認同。父母離婚后,我的學習成績都提高了。因為不用再惴惴不安了,之前我總是擔心他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吵架、打架,而且因為沒有了他們吵架、打架聲音的干擾,我學習更專注更有效率了。 二、我的幸運還在于離婚后,我的父母沒有不管我,他們還是負責我的生活,兩個人也沒有再互相謾罵或者在孩子面前詆毀對方。 他們離婚后,我媽自己搬出去租房子住了,身上只有一點存款,我和爸爸還有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我媽每個星期來看我一次,帶我出去吃點好吃的,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只是由一個家變成了兩個家,一個爸爸家,一個媽媽家。 我和爸爸、爺爺、奶奶生活了快三年的時間,爸爸再婚了,我搬到媽媽家,開始和她一起生活,那是媽媽自己買的一套二手房,她特別驕傲。 之后,我也是在這個房子里考上重點大學。 我爸在工廠上班,工作比較輕松,一周上兩三天夜班,其他時間都不用上班。我媽原來是家庭主婦,和我爸爸一起開一個小超市,但進貨、理貨、守店都是我媽一個人的事情。我爸不上班的時候,就是找朋友喝酒、打牌,有時候還去外面找女人。他總說我媽不陪他,不理解他,他才去外面找樂子。 過去的那么多年,他們吵架的原因五花八門,為我爸打牌輸錢吵,為他喝酒到半夜不回家吵,為他在外面找女人吵,為我媽媽借錢給舅舅吵,為家里的各種家務瑣事吵…… 我以前不理解為什么他們總是吵架、打架,后來,長大一點我就理解了,怎么能不吵呢? 我媽實在太累了,白天看店,回家要做飯、洗衣服、搞衛生,計劃家里的各種開銷,負責雙方家庭的各種禮尚往來…… 所以,離婚后,我媽明顯過得比以前開心多了。 她媽曾很羨慕那些在辦公室里上班的人。離婚以后,她找了一個工作——在商場里賣衣服,晚上她去上夜大,讀大學課程,學會計、財務的知識,看企業管理方面的書。 之后她的人生就跟開掛了一樣,她先是考出會計從業資格證,然后辭去了賣衣服的工作,應聘到一家公司上班,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和欣賞,然后她又一路考出了初級、中級和高級會計師證書。 還記得當年,我們倆個人吃完晚飯就一起讀書、學習,看到媽媽認真看書的樣子,備戰高考的我,覺得自己學習的動力更足了。 現在,我媽49歲,在我們當地的一家公司擔任財務總監,工資、待遇都很不錯。 前幾年,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媽靠自己工作多年的積蓄換了一套大一點的新房,舊房子出租收租金。平常她還做一些理財、炒股也有一點收入。 雖然我媽一直沒有再婚,但是她一個人的生活過得很滋潤,有車有房有存款,還有自己喜歡的工作,身體和皮膚保養得比同齡人更好。 假期還和我一起去旅行。沒事的時候,她和女性朋友們一起學習舞蹈,跳恰恰、交誼舞等舞蹈,生活很充實,精神狀態特別飽滿,充滿了活力。 對比我爸,他離婚再婚后的生活就不太好了。我媽不幫忙開超市后,這家超市很快就關門大吉了,然后我爸再婚又有了我弟,經濟壓力一下子就變大了。 雖然他現在和阿姨關系還不錯,但是明顯看得出來,無論是身體狀況,還是精神狀態,他和我媽相比差了很多。 前段時間,我從廣州回老家,花了一天看我爸,他頭上的頭發白了許多,身體也不太好,整個人看起來有點失魂落魄,被抽走精氣神的感覺,就像一個衰老的老頭。 但是一講話,你就知道他還是沒有變,總是覺得自己很厲害,總是覺得自己的想法、觀點什么的都是對的,自大又固執,殊不知,他自己的那個樣子有多么可笑。 還和我說,和阿姨在一起這么多年,經常會想起和我媽剛談戀愛時的快樂。 之前怎么不覺得我媽好,分開了反而念我媽的好了,又有什么用呢? 我對我爸的情感很復雜,我愛他,但有時候我又同情他,覺得他很可憐。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上了大學又參加了工作的緣故,我的見識擴大了了,對我爸是越發看不起了。一個人怎么可以幾十年沒有一點進步呢? 他和我媽現在感覺就是兩個階層的人。 為什么離婚后我爸媽的生活狀態差別會這么大,我想了很多,總結了這幾點: 1、熱愛學習,一個有自我學習能力的人會不斷改善自己的生活現實。 我媽真的是一個很愛學習,她少女時代因為家庭的緣故,沒念完高中就出來做事了。離婚后她重新讀書,提升自己的學歷,讀夜大,37歲的時候學習會計知識,改變自己的職業,從服裝店導購成了財務總監。 我上大學開始接觸心理學,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 會經常把書推薦給我媽,我媽也會看,看了還會做讀書筆記,還和我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說自己的原生家庭讓自己不太懂得用言語和行為去關愛他人,只知道通過做事的方式去付出,去愛一個人,還說自己過去和我爸爸在一起的時候,思想不夠成熟,不懂溝通,很多地方也做得不恰當。 我媽還和我感嘆:現在有心理學這個學科,真好,可以幫助自己認識和理解很多人和事情,學到更好的溝通。 我最欣賞我媽的就是這一點,覺得她特別有學習和反思精神,心態也很開放,會接受和學習很多新事物。 前段時間,我還發現我媽在學習穿搭,不僅自己在學習,還在網上教其他中老年女性怎么穿搭,她將自己穿搭的照片拍下來,發到網上,在網上已經有兩萬的粉絲了。 我不得不感嘆,我媽的學習能力真強! 2、一個人的勤奮和努力可以改變自己命運。 除了學習能力強,勤奮和努力方面我媽也是大大碾壓我爸的。 我媽這個人一輩子都在努力奮斗,相反,我爸就活得比較懶散。 記憶中,我媽有很多年都活得很辛苦。離婚前我媽每天都忙著做生意和家務,離婚后,我媽白天工作,晚上自己讀書、學習,后來還給我做飯。好像很少有時間休息和娛樂。但也是因為我媽這么多年的打拼和努力,她才有了現在的積累。 一個人把時間花在哪里,是看得到的。我爸除了上班之外,花了很多時間在喝酒和打牌上,于是,一輩子都干著一樣的工作,老了也沒有什么錢,身體也因為喝酒太多出了毛病。 我媽有上進心,一直很勤奮、努力,把時間花在工作和學習上,于是,收獲了職業的發展,連個人階層都跨越了。 這很公平。 3、如果一段婚姻不是建立在平等和共同承擔家庭責任的基礎上,而是要女性去過度犧牲和付出的,對于女性來說就是一種壓迫和消耗。 說實話,我媽現在過得好,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她離開了消耗自己的婚姻。沒有壓迫和消耗自己的婚姻,她才有時間和精力在事業上發展得這么好。 就像有句話說的,“我的職業天花板是我老公。” 沒有老公這塊天花板的阻礙,我媽爆發了自己驚人的潛力。 有的女性結婚之前可能事業發展得也挺好的,但是婚后因為要照顧小孩、老人,還要做家務,只能將事業放棄,或者退居二線。用犧牲自己職業發展和夢想的方式換取了家庭和男人事業上的成功。 這種選擇沒有對錯,只是它可能不適合想要在個人職業發展上有野心有抱負的女性。 建立在平等和共同承擔家庭責任基礎上的婚姻,對于女性的個人和職業發展才有幫助。 她媽現在會說,“我現在才不會傻到要找人結婚呢,因為我不想再去伺候男人了。除非對方和我真的很合得來,也愿意一起分擔家庭責任,我才會結婚,婚姻對我來說是錦上添花,順其自然。” 我媽說,這是她的選擇,以后我如果想結婚,或者不想結婚,無論我做什么選擇,她都支持我。 我知道,像我媽這樣離婚之后過得精彩的女性并不是很多,有很多女人離婚之后要帶著小孩,前夫又不愿意支付孩子的撫養費,她們也沒法找到合適的穩定的工作,收入比較低,生活和精神壓力也比較大。 單親媽媽是需要社會給予更多幫助和支持的群體。 我媽就是一個現實版的羅子君,但是她比羅子君更厲害,她沒有唐晶和賀涵那樣強大朋友的幫助,她也沒有上過大學,但是離婚后,她靠著自己的雙手雙腳,踏踏實實的努力,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了自己,也成為了我的偶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