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藥師方健 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其中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流行病學統計表明,隨著生活節奏的越來越快,作息不規律、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增加,近年來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在當前的醫療條件下,腸癌若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有人說,身體發出三個“預警信號”,多半是腸癌纏身,具體指什么?這里首先要指出,僅僅靠癥狀來發現腸癌,其實是慢了半拍,因為一旦有癥狀發生,其實癌癥已經有進展可能了,這點必須注意。 腸癌發生時,大便可能出現的3個警示信號 (1)排便次數異常(經常性便秘或腹瀉) 我們都知道,排便正常是身體健康的一個體現。若平常一天排便是一到二次,但突然排便次數出現異常,而且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在排便時會有肛門墜脹感、排便不盡感,這可能提示著我們的腸道是發生了某些變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經常性便秘或不明原因腹瀉出現,那可能就是身體出現了腸息肉。腸息肉出現后就會越長越大,然后就會堵塞腸道。若放任不管,有變為腸癌的可能性。 (2)大便帶血 46歲的張女士兩年前就發現自己大便帶血,她以為是痔瘡,所以一直沒太在意,加上平時工作忙,便自己去藥店買了點痔瘡膏擦。后來出血癥狀更嚴重了。于是,去醫院就診。醫生建議她先做腸鏡檢查,結果出來竟是晚期直腸癌。 大便帶血是腸癌最明顯的癥狀,但是容易與痔瘡混淆。在腸癌早期,還不是特別嚴重時,患者在大便時就會有血絲或者出現黑便。病情逐漸惡化時,患者在大便時就會出現大量暗紅色血液,而且血液和糞便夾雜著,即便中帶膿血。而且一般在出現這種狀況后,也會出現貧血。由于長期大便出血,導致失血過多,患者會出現頭暈等癥狀。 (3)大便突然變細 大便突然變細也可能是腸癌的早期征兆。早期的腸癌往往局限于腸黏膜和黏膜下層,但是隨著病程的進展,腫塊會慢慢向腸腔內凸起,導致腸管直徑縮小,大便經過時就會受到擠壓,因而導致排出的大便變細。若總是出現這種情況,應當及時去正規醫院接受檢查。 如果出現上述三個“預警信號”,該怎么做? 如果出現上述三個“預警信號”,應立即到正規醫院的肛腸專科就診,接受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1)大便潛血試驗,基本上可以證實大便是否帶血;(2)直腸指診,約百分之七十的患者可確診有無患直腸癌;(3)做腸鏡,這是直腸癌診斷的金標準。 總之,腸癌的防治需要我們注意飲食習慣,同時要知道,早期腸癌早期癥狀都是不典型的,要更多注意去做篩查,才能真正做到腸癌的早防早治。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我將刪除。)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