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明 德 簡 介 1960年出生于廣州、祖籍廣東東莞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畫創作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畫創作研究院名家工作室導師 文化部中國鄉土藝術協會會員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特聘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學術訪問學者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胡明德藝術工作室導師 國家一級美術師 廣東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東中國畫學會會員 廣州美術家協會理事 廣州畫院特聘畫家 馬來西亞海峽畫院院長 中國畫學會二百二十米長卷《黃河萬里圖》主要創作組成員 1988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 胡明德當代山水畫探索 名家評論: 孫克(中國畫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美術》雜志編委): 明德的畫,他就是繼承了嶺南畫派表現自然、生動、靈動、變化萬千的特點,這方面在他的作品里表現得很突出,另外畫面韻味也很濃。有些畫只是小斗方,四尺三開的寫生畫,筆墨很好,繪畫感很強,表現能力方面也很強。在這點上來講,他的畫有筆、有墨、有色;色不礙墨,墨不礙色。大畫方面,他很有他的特點,越畫越深入,細節部分很到位。從今天的展覽看,這些年明德的藝術進步是非常明顯的,每張畫都是下了功夫的。作為畫家來說,他是想沉下心來,深入進去。經過這些年的歷練,現在他再想畫的飄浮都畫不了。他筆墨自然就有了分量了,下筆線條就有了質量了。他一直在努力,我覺得這就是他的畫不斷地提高,不斷地推動的原因。明德每天都畫畫,每天都臥薪嘗膽,每天都在給自己壓力,你不讓進步都不行,不讓他提高都不行。 ▲《金箔山水NO.1》尺寸:53X78cm 苗重安(陜西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中國美協河山畫會副會長 : 我感覺明德畫畫充滿著激情,這個不光是他以自然為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他強調更要發揮心源。明德是夠激情了,他有些畫面,包括梨花,鳥的表現真的是充分極了,畫面上大群飛鳥,整個太行山里花朵非常豐滿、充盈,這都是好的一面。他的繪畫充滿著激情,充滿著真情實感。就像荊浩說的:畫松數萬本,方得其真。寫生,創作要來自自然。 ▲《金箔山水NO.2》尺寸:53x78cm 王乘(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藝術培訓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副院長,中國畫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副秘書長): 明德兄以自然為師,主要是彰顯了他的藝術理念。這種藝術理念在近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給予我們中國畫特別是中國山水畫以極大的動力。為什么這種動力較強,是因為他要區別于西方的風景畫。同樣都是畫自然,同樣都是以自然為師,西方繪畫和中國畫就會有比較大的區別。中國山水畫以自然為師,它是要在大自然中去造境,尋求一種符合我們審美要求的意境表現。我覺得明德兄在他寫生的過程之中,他用最樸素的語言,可以說他沒有什么華麗的,彰顯自己個性的,嘩眾取寵的那種筆墨或者色彩。他非常自然,非常貼近現實。他用最樸素的語言,表達他對真山真水的關照,他用他的情懷,用他的心境去營造,去表現他心中的山水,表達他心中的意境。 ▲《太行秋深》尺寸:136x68cm 李湘(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美協河山畫會創會副會長): 中國山水畫在表現如何用當代手段、內容、城市題材方面,明德做了很多角度的探索。明德這幾年去東南亞,馬來西亞,畫了很多國外題材的畫。明德表現城市題材方面的畫,畫了不少,這將會很有意思。 ▲《梨花頌》尺寸:900x260cm 馬碩山(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著名畫家馬碩山): 看明德兄的畫,總有這么一個感覺,他畫嶺南的南方山水,也去北方畫了很多寫生,創作。他畫的每一張寫生都非常認真,他畫得非常仔細。畫面的來龍去脈,可游可居,以及古人對山水畫的要求,在他的畫中也都體現出來了。明德兄的寫生作品非常好,比如這兩張小的,特別是這張青綠的,那種初春的感覺,從遠到近,房屋非常有秩序。包括這幾張小畫,感覺就是仔細觀察,不慌不忙的,慢慢地經營一張作品。 ▲《漁歌鳥唱》尺寸:240X60cm 趙建軍(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藝術研究創作中心畫家、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 從他的畫里,我就感受到一種熱情。他對繪畫的真心,畫面認真經營的感覺,這點很難得。他走過大江南北,他對每個畫面的營造,在用心的基礎上,把畫畫得很鮮活。他的繪畫里帶有很強的生機的東西。繪畫不是一種模式,繪畫的這種自我感覺很重要。明德的畫里有很多西畫的元素,透視感,他已經不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概念。所以如何好借好還,如何能夠成全自己,我覺得這是明德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我相信他會做得越來越好。 ▲《版納三月》尺寸:136x68cm 劉少白(著名篆刻書畫家): 明德兄的畫是融合古今、融合東西、融合南北、融合中西的。畫里沒有古代的那種陳腐氣,更多是濃濃的生活氣息。這種日常生活之中的點點滴滴,是一個農家小院,是一個城市之中的滾滾紅塵。他是以懷古的心態去看,而不是把自己置身于古人之境地,對古人的復制。,他無論如何畫西方的建筑,畫現代的城市還是畫水墨中的光,他畫出來的都是濃濃的中國味道。在明德畫中,我看到了中國當今山水畫對自我文化的肯定,也看到了中國當今山水畫的未來。 ▲《高閣望海(》尺寸:136x68cm 張平(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學術秘書、著名畫家): 明德兄是一個很開朗的人,也是一個很執著的人,他也很自信。他這種自信是來源于對他繪畫本身的熱愛。明德兄的繪畫是多因素的。一張畫,色彩,構思比較講究,當然這也是他的特點。希望明德兄以后取得更大的成績。 ▲《古鎮古韻》尺寸:136x68cm 袁學君(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培訓部主任、中國畫創作研究院執行院長): 明德兄他是更全面地吸收了不同畫種的養分,這也是跨界的跨越融合,這可能也會影響他一生。畫里雖然有嶺南的特征,但也有中西融合的味道,以及自己在筆墨、在構圖、在造境、在不同層面的追求,他的確是在一直不斷地努力前行。他的這種思考,和自己的堅守是有自己的追求的,明德兄的每張畫都會有這樣精心的思索,而且在這方面都已經有很好的呈現。胡明德先生的探索也是成功的。他將來的路肯定是從高遠走向高峰。 ▲《洪村三月》尺寸:136x68cm 作 品 欣 賞 ![]() ▲《華盛頓非洲藝術博物館》尺寸:136x68cm ![]() ▲《景洪大金塔》尺寸:136x68cm ![]() ▲《龍尾關》尺寸:136x68cm ![]() ▲《滿園紫薇為誰開》尺寸:136x68cm ![]() ▲《美國國會山》尺寸:136x68cm ![]() ▲《紐約布倫大橋》尺寸:136x68cm ![]() ▲《沙頭角公共碼頭》尺寸:136x68cm ![]() ▲《唐人街遠望曼哈頓》尺寸:136x68cm ![]() ▲《維珍尼亞州亞歷山德里港》尺寸:136x68cm ![]() ▲《夕陽下的吉隆坡》尺寸:136x68cm ![]() ▲《喜柿秋歌》尺寸:136x68cm ![]() ▲《遠望馬六甲印象城建筑中》尺寸:136x68cm ![]() ▲《云髻山冬暖如春》尺寸:136x68cm ![]() ▲《云髻山下古屋村》尺寸:136x68cm ![]() ▲《云髻山中溪泉響(》尺寸:136x68cm ![]() ▲《金箔山水》尺寸:65x38cm ![]() ▲《祥云曉翠》尺寸:65x38cm ![]() ▲《綠水淺舟》尺寸:140x65cm ![]() ▲《吉隆坡適耕漁港》尺寸:244x122cm ![]() ▲《云山載玉》尺寸:174x70cm ![]() ▲《瀛洲玉雪》尺寸:360x145cm ![]() ▲《廣閣玲瓏祥云起》尺寸:50x50cm ![]() ▲《祥云飛瀑》尺寸:30x30cm |
|
來自: 昵稱3356905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