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 3.9 mmol/L 時即為低血糖。在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幾乎每一位糖友都可能出現過低血糖。就診時,醫生也會反復給糖友交代有關低血糖的事。
眾所周知,用藥不當、運動過量或沒有按時進餐容易導致低血糖,實際上臨床上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原因也可以導致低血糖,雖然不常見但一樣危險,糖友一定要警惕!我們一起看下面這個病例。
王先生65歲,退休教師,有糖尿病史15年,最近幾年口服二甲雙胍加注射甘精胰島素控制血糖,他平時比較注意飲食控制和適當的運動,并經常自我監測血糖,血糖控制尚可。
但他最近發現餐后2小時血糖總是偏低,有時比餐前血糖還低,甚至有一次還出現了低血糖癥狀,差點出現意外,以為是吃飯少了,于是就有意識的多吃點飯,結果不但血糖仍時常偏低,而且胃里總是飽脹不舒服。
王先生納悶了,人家低血糖多是空腹或運動量大的時候出現,我怎么飯后會出現低血糖,吃多點飯也還是血糖低?帶著疑問王先生去看了醫生。
醫生詳細詢問了他最近用藥情況和血糖監測情況及發病經過,懷疑他出現了糖尿病胃輕癱,就建議他先做鋇餐透視初步檢查下,結果顯示胃蠕動緩慢,胃里有大量潴留液,基本上可以診斷為糖尿病胃輕癱,醫生告訴他:“你的反復餐后低血糖是胃輕癱引起的”。
糖尿病性胃輕癱是糖尿病胃腸道自主神經病變引起的,主要是以胃動力低下、排空延遲為臨床特點。合并胃輕癱的糖友由于胃排空延遲,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胃中而無法進入腸道,導致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吸收的時間延后,使降糖藥物的作用高峰與餐后血糖高峰不匹配,因而容易導致餐后低血糖。
針對這種原因引起的低血糖,除積極治療胃輕癱外,還需要增加血糖監測次數,如加測餐后1小時、3小時血糖,記錄好數據,尋找血糖變化規律,找出原因,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如給予半流質飲食,或比較容易消化的飲食)和治療方案。
胃輕癱引起的餐后低血糖的臨床癥狀一般不是太嚴重,口服葡萄糖或吃點含糖食品一般就能緩解。
那么,臨床上除糖尿病性胃輕癱之外,作為糖友還有哪些我們不太熟悉的導致低血糖的原因呢?針對這些不常見的原因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呢?下面筆者給予總結。
逢年過節,好友聚會,難免喝幾杯小酒助興,一杯又一杯喝下去,問題就來了。飲酒容易導致低血糖,又稱酒精性低血糖,既可發生于餐后,又可發生于空腹。
酒精可抑制肝糖異生及肝糖原分解,特別是在肝糖原儲備不足或同時口服胰島素促泌劑等藥物的情況下,空腹飲酒可導致低血糖。
飲酒是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明確危險因素, 臨床上約有20%的嚴重低血糖發作是飲酒所致,而且由于酒精對中樞系統的抑制,可掩蓋低血糖癥狀、損傷機體對低血糖的負調節反應而更加危險,如果不能早期識別糾正,有可能導致腦組織不可逆性損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應對措施:空腹絕對不喝酒,以免導致嚴重低血糖;不要喝高度烈性白酒及喝勾兌甜品飲料的酒;控制酒精飲入總量,不要超量、超次喝酒,原則上每周在1~2次以下,且不可超過飲酒量上限。
注意所服用的藥物與酒精是否有禁忌。肝功能不良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戒酒。飲酒后一定要監測血糖,并采取一些預防低血糖的措施。
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友長期在同一部位反復注射會導致皮下脂肪增生,出現硬結,會延緩對胰島素的吸收,可能造成餐后血糖先高后低。
應對措施:注射胰島素前要注意檢查注射部位的皮膚,一旦發現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或硬結等現象,應立即停止在該部位注射。經常輪換注射部位,可避免出現皮下脂肪增生。
合并糖尿病腎病的糖友,如果出現腎功能不全會導致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的清除能力下降,導致胰島素或降糖藥在血液中蓄積可導致低血糖。肝功能不全的糖友由于肝糖原儲備不足,也很容易出現空腹低血糖。
應對措施: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降糖藥物的用法及用量。
有一部分患妊娠糖尿病的糖友需采用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胰島素劑量隨妊娠月份增加而遞增,但至妊娠后期,胰島素需求量可能減少,分娩后,隨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明顯下降,產婦的血糖也隨之降低,多數患者不再需要胰島素治療,如果胰島素沒有及時減量或停藥,也容易發生低血糖。
應對措施:妊娠糖尿病在治療過程中,注意監測血糖,根據妊娠的不同階段,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糖尿病合并妊娠者,需減到孕前量或停用胰島素,一般先減至孕期用量的25%~40%,尤其是母乳喂養者更應適當減少產后胰島素用量。
人進食后血糖會升高,大約30~60分鐘血糖達到高峰后下降,血漿胰島素水平也在30~60分鐘上升至高峰,為基礎值的5~10倍,隨后下降,3~4小時恢復到基礎水平,所以正常人進餐后血糖雖然有升高,但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可出現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和過多(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維持在較高濃度而不能回復到基線水平,而此時體內葡萄糖已消耗殆盡,胰島素相對過多,于是產生了反應性低血糖,因而在餐后出現血糖較低,甚至低血糖。臨床上有些糖尿病患者的首發癥狀就是反應性低血糖。
應對措施:由于反應性低血糖與胰島素分泌過多和高峰延遲有關,所以在積極早期治療糖尿病的基礎上,注意飲食調整,每天在主食上需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體力活動而定,盡量少吃富含碳水化物的食品(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蔗糖等吸收較快),適當增加高蛋白質,高脂肪,富含纖維素的膳食,這樣有利于延緩糖類的吸收速度,從而適應胰島素分泌過多和高峰延遲的病理情況而預防低血糖。
1.如果意識清醒,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進食快速起效的含糖量約為15-20克的食品:指南建議吃2-5個葡萄糖片(要是能買到,備著點)或10塊水果糖、兩塊方糖,或150-200毫升新鮮水果汁及其他含糖飲料,或一杯脫脂牛奶,或一大勺蜂蜜。
進食后15分鐘要復測血糖,有一個原則:“吃15(克),等15(分鐘)”血糖值以3.9mmol/L為標準,可以多次循環,直到血糖超過3.9mmol/L。
血糖恢復正常后,如果距離下次進餐還有一段時間,要適當補充零食。當血糖恢復至正常,要進餐或者零食來保持血糖穩定,這是幫助機體恢復糖原儲備(比如面包、餅干這些含多糖的食物,在人體內會經過分解再吸收,使血糖得到一定時間的維持)。
2.如果家人發現糖友已經出現喝水嗆咳,或昏迷狀態,就不要再進食任何食品了,否則有窒息風險,此時應該側躺保證氣道暢通,并撥打急救電話;如果糖友感覺嗜睡、反應遲鈍,也應撥打急救電話,家屬陪伴直到急救人員趕到。
神志不清的糖友,入院后緊急給予胰高糖素1毫克肌注或靜脈注射;或靜脈推注高濃度葡萄糖25克,15分鐘復查血糖,若血糖仍≤3.9 mmol/L,再給予25 克。直到神志清醒,血糖恢復正常。
3.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發生低血糖時,一定要記錄下來,尤其要記錄清楚所有可能的原因(也就是你在發生低血糖之前的24小時里都做了什么),方便下次就診時告知主診醫生。
參考文獻:
[1]賴揚華.急性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的臨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4):31-32.
[2]陳亙卓,劉麗. 反應性低血糖30例臨床治療體會[J]. 中國傷殘醫學,2012,(11):108-109.
[3]葉盛開,安伶,高艷麗,王冰冰,王英一,崔浩明,劉新宇. 糖尿病胃輕癱致餐后低血糖反應9例分析[J]. 臨床軍醫雜志,2010,(05):801+803.
[4]衡先培 朱志章 鄭健 .[M]. 實用糖尿病中西醫結合治療,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309-311.
作者:醫者仁心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