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社保偵探,字數 /2184字,閱讀/約8分鐘 。 臨退休人員請注意,沒有檔案就不能辦理退休,領到養老金嗎?其實不然,并不是所有的參保人想要領到養老金,就必須需要檔案。不過,這3類人退休時需要提供檔案,否則可能每年至少少領8640元養老金,為避免吃虧,快來看看有沒有你? 第一個問題:辦理退休時為什么需要職工檔案?1.何為職工檔案?職工檔案,又稱人事檔案,主要是記錄一個人的主要經歷(學習及工作)、政治面貌、品德作風等個人情況的文件材料,起著憑證、依據和參考的作用。 職工檔案在個人轉正定級、職稱申報、辦理退休等需要相關證明時,一般會需要使用職工檔案。 【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參保人在強制實行養老保險制度之前,國家政策規定認可的連續參加工作年限,以及可被認定為視同工齡的其他情形的工作年限。 以北京為例,一般普通企業自【1992年10月1日】起開始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意味著1992年10月1日作為視同工齡與實際繳費年限的分界點。即1992年10月1日前的連續工作年限計入視同繳費年限,1992年10月1日后只有實際繳納養老保險,才可以認定繳費年限,退休時領取養老金。 國有企業和縣屬集體企業的固定職工(非臨時工),自【1998年1月1日】起,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意味著1998年1月1日之前,非違紀除名之外,都可以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認作為“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領取過渡性養老金。 如果檔案里有可以證明連續工齡的材料,也可以認定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領到過渡性養老金,更好的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符合以上3種情況的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年滿 55 周歲, 女工人年滿 45 周歲,女干部年滿50周歲。不過,想要證明所從事的工作屬于特殊工種范圍,必須提供檔案證明才可以。 案例分析:1960年3月出生的李先生,當年參加工作時為了能夠符合招聘條件順利入職,在填寫個人檔案信息時謊報了年齡,寫的是1963年3月生,比實際年齡小了3歲,當時單位也沒有嚴格審查,就這樣登記通過了。從此李先生身份證上的年齡(實際年齡)就跟檔案上的年齡不一致了。 按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文件第二條第二款: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所以,即使李先生身份證上顯示已經到達法定退休年齡60周歲,而檔案才57歲,所以,有單位工作還要繼續繳納社保;沒單位工作的話,可以自行繳納或者停繳,未延遲退休的情況下,待2023年再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第二個問題:沒有職工檔案,能不能辦理退休?1.符合這2個條件,沒有檔案也可以領到養老金;《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也就是說,參保人想要領取到養老金,只要同時滿足【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和【養老保險繳費累計滿15年】這兩個必要條件就可以。只要養老保險實際繳費年限超過15年,至于有沒有檔案,都不會影響能不能辦理退休,領到養老金。 何為社保養老保險的“中人”?“中人”即為國發[1997]26號文件(1997年7月26日發布,自199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前參加工作、在本決定實施后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 由于出臺文件之前未強制繳納社保,或者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中人”退休后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國家會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中人”退休當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
例如,王大爺法定退休年齡為60周歲;工齡合計30年,其中實際繳費年限為20年,視同繳費年限為10年;為方便計算,我們假設其繳費基數歷年都按照社平工資的100%繳納;退休上一年度職工月均工資為6000元;退休當地過渡性養老金系數為1.2;個人賬戶儲存額為10萬元。 則王大爺退休當月養老金為: 基礎養老金:6000×(1 1)÷2×20%=12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00000÷139=720元; 過渡性養老金:6000×1×1.2%=720元; 合計得出,工齡30年的王大爺退休當月養老金合計為1200 720 720=2640元。如果沒有認定檔案里的視同繳費年限,退休當月就少領720元/月養老金,一年至少少領8640元,是不是很虧呢? 寫在最后的總結:臨退休人員,只有需要證明視同繳費年限,或者認定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又或者確定退休年齡,才需要提供職工檔案。 否則,即使沒有職工檔案,也可以辦理退休領到養老金,但是,就必須要符合【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這兩個必要條件。
|
|
來自: 昵稱33474261 > 《工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