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稱,嚴重發霉的筷子和案板會滋生能夠致癌的黃曲霉毒素;更有甚者,稱有一家人患了癌癥,原因就是家里用的筷子和案板長期不更換,污染了黃曲霉毒素! 這些報道讓很多人對自家的筷子和案板“頓生歹意”——扔掉,換新的! 01 認識霉菌 我們日常用的筷子和案板真是隱藏在廚房的致癌魔鬼?這有點危言聳聽!
其次,多數霉菌并不影響健康,不少還被用于食品工業中,比如釀酒用的紅曲霉等。但有些霉菌在適宜的條件下會產生毒素,成為危害健康的兇手。 報道中提到的黃曲霉毒素,就是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等霉菌在適宜條件下所產生的毒素。 黃曲霉毒素是個大家族,有B1、B2、G1、G2、M1、M2等多個成員,其中B1是家中老大,毒性最強也最常見,是需要大家重點防范的對象。 02 霉菌生長和產毒是兩回事 霉菌生長是一回事,產毒又是另一回事。霉菌產毒需要的條件還是比較苛刻的,黃曲霉毒素也不例外。 首先,生長的霉菌種類要對,比如黃曲霉和寄生曲霉,而且它們還必須攜帶產毒基因。 其次,要有適宜的基質。營養豐富的食品往往更適合作為霉菌生長和產毒的溫床。 另外,適宜的溫濕度、酸堿度等條件也必不可少。 最容易生長黃曲霉毒素的食物有大米、花生和玉米等,而筷子和案板對于曲霉而言并不那么“好吃”,想讓它產生黃曲霉毒素著實不易。 說到這,大家可以總結出霉菌產毒的關鍵: - 長霉,一定得是黃曲霉或寄生曲霉等菌種; - 霉長對了,一定得有產毒能力; - 能力有了,還得有適宜的溫床。 否則,黃曲霉毒素絕不會無中生有。 03 該如何防霉呢? 無論筷子和案板上長出來的是哪種霉菌,看上去“發霉”的趕腳總是不太好,預防總是對的。絞殺霉菌的絕技就是反其道而行。
拒絕黃曲霉毒素,與其把筷子和案板視為替罪羊,倒不如從日常的食物入手:對發霉變質的糧食說不,購買時要從正規的渠道。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