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隨著時間長河的流逝,給我們后人留下了非常多的俗語,比如說三十不發,四十不富。 肯定很多朋友都知道這兩句話 ,但實際上它還有一句更加重要的話,如果你不知道這一句更重要的話,那前面這兩句,其實意義不是太大,如果你能知道后面的一句話,那你就會早些明白人生中的一些事,可能就會少吃一些虧 ! 三十不發四十不富,我們單從這個字面上理解,就是說人到了30歲還沒有奮發的目標,還沒有發達的跡象,那么你到了40了也很難成為富人。意思就是說人生當中30~40這個年齡段是必須引起我們重視的。因為在30多歲的時候,我們人生是屬于黃金時段,身體健康也是巔峰階段,并且心智也漸漸的在成熟,對前途已經有了一定的方向,這個時間段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全心全意的工作,不管遇到任何的困難打擊都不能后退!積累到一定的經驗之后,就能為自己的以后打下堅實的基礎 。 大多數人在30~40這個階段,已經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的閱歷和經驗。假如說你在30歲之前沒有合適的工作,沒有合適的目標,每天渾渾噩噩找不到方向,那么到現在大抵上還是會如此。如果你到了40歲后還沒有任何積蓄,也沒有人脈關系和社會閱歷,那就比較困難了,可能以后的生活隨時隨地都能將你壓垮。 三十不發四十不富,后面還有一句至關重要的,就是“五十將來尋死路”!我覺得這一句是整句俗話當中最為有智慧的一句!你自己品一品,假如我們都在三四十歲的時候,這個本該奮斗的黃金年齡,卻非常懶惰,不肯奮進,那等到了我們年近半百人生過半的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就會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絕路上了。 當然有一些朋友說,還有一些大器晚成的人,他們到了50歲才開始有了方向,開始做事業。我想說大器晚成的人是有,但是非常稀少,跟蕓蕓眾生普羅大眾相比,這樣的人鳳毛麟角,不足以作為判斷的標準。 對于我們普通大眾來說,在本應該奮斗的年紀就必須要奮斗,當你老的時候,你不會后悔! 如果我們認識不到這一點,白白的讓光陰浪費掉,相信我,最后吃虧的肯定是你自己,因為我們人一生當中沒有第二個黃金年齡段 。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能流傳下來的俗語,都自然有它的道理。老祖宗說話,不是白說的,我們后輩人真的是要從前輩的話語當中吸取到重要的人生建議,然后加以利用,要不然我們以后的人生道路會充滿了荊棘,會嚴重牽絆自己前進的道路! 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直指人心,非常直白,但是也非常有效,會警醒很多人,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現在社會發展的比較快,人心是比較容易浮躁的,沒有幾個人能靜下心來去讀一本書,讀一本紙質的書。這是社會造成的!在前幾十年,有很多人都喜歡讀諺語或者人生格言一類的書,因為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時間,往往能得到人們長期以來實踐總結的人生經驗,會讓很多人少走彎路!之前的人們喜歡讀諺語格言,那這些人生經驗勢必會對人們造成影響,造就了一代人的堅韌的思想和智慧的頭腦,因此社會才高速的發展。 那么現在如果人們丟失了這些傳統的東西,都只喜歡刷刷視頻,玩玩游戲,連一本書甚至一篇文章都不能認真的靜下心去讀,不去認真總結前人留下來的寶貴的人生建議。那么勢必社會就會慢慢的進入衰退,這也是歷史發展的規律,由衰而盛,盛極而又衰!這個規律是不可逆的,是避免不了的,但是人們如果經常讀書,經常善于總結,那么這個衰退的過程,就會來得慢一些! 只不過社會現實就是這樣,人們可能會說我們太忙了,沒有時間讀書。是的,這是事實情況,對于非常繁忙的,尤其是中年人,那么讀一讀諺語人生格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我們可以讀一讀【增廣賢文】,這就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它里邊收錄了非常多的俗語! 中西文化是有差異的,現在越來越多的書籍開始西化,比如說有太多的心靈雞湯,很勵志之類的書,這些實際上都是西化了。而增廣賢文里面卻有很多很多描述社會世態炎涼的這些,而這也正是人性的本質,正因為它說的有些直白,因此也有很多人對它有一定的成見,就感覺它講來講去,無非就是讓你洞察人心,教你怎么跟人相處,實在乏味的很! 但是當我們真正踏入社會上以后,你才會發現我們混在社會上光光靠以誠待人是遠遠不夠的,誠心相待,那要看對方值不值得。因此,能認識人,會認識人,能認識社會,會認識社會,這是一項非常非常重要的本事。而增廣賢文里面的一些大智慧,就是你我都需要的混社會需要的智慧! 三字經里邊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增廣賢文卻是以性本惡為前提,用冷竣毒辣的眼光來透視這個社會,觀察人生。看似非常無情,猶如穿腸毒酒,但實際上它確是真知灼見,字字美玉 下面摘錄幾句(增廣賢文)里面的句子供大家細品。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過一天少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