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多珍其書,皇室收藏,外使求購。邢司馬(介)出使朝鮮,朝人購邢書,“與黃金同價”。其名遂與董其昌、張瑞圖、米萬鐘同稱“明末四大書家”。與董其昌又稱“南董北邢。” 邢侗的長處,即在于他臨古極肖,他的名作多是臨作。他工于諸體,尤其工草書,由于泥古未化古,缺少個性的顯彰。他對晚明末流書法的狂怪無法度十分反感,他的法古是對這些末流書法的警示,其書法史的價值也在于此。 ▲邢侗《草書手札》 27.8×10.2cm,浙江省博物館藏。 邢侗是一位全能型的藝術家,擅長詩文、繪畫和書法,其中以書法為最。他特別擅長臨摹,其臨池之美,以鐘、索、二王為主,而得右軍神髓。于掛壁書,又多臨王大令。其他則兼虞、褚、顛米、禿素。無論大而擘窠,小而蠅頭,博而行草篆隸,各臻其妙,尤以行草見長,晚年則鐘情于章草。他自己說:“與右軍書坐臥幾三十年,始克入化。” 邢侗攻書之旨,在于匡時。時朝廷不振,反映到文學藝術上,也出現了衰糜之氣,“館閣體”又作怪。邢侗決心與此返其道而行之,上索魏晉,先堅其骨,以期后造自己的風貌,重振書壇。明周之士《游鶴堂墨藪》就早已說過:“近代邢子愿書,精研二王,筆法恒仿佛《十七貼》筆意;即其卷素所書,跡多述王帖,可謂極意臨摹者矣。宋、齊而下,書法衰颯,魏晉風軌掃地者,已非旦夕之故,乃公(侗)獨裒然辟除陋習,追跡逸少,無論其精旨謂何,即其矢志,則已超人一等矣。” ▲邢侗《行草信札冊頁》 南京博物院藏 ▲邢侗《餞汪元啟詩》 故宮博物院藏
四川省博物館藏 ▲邢侗《行書七言詩》 ▲邢侗《草書律詩》 ▲邢侗《草書扇面》 ▲邢侗《草書扇面》 ▲邢侗《草書古詩卷》 28.2×441.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