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與百家姓】 中國人歷來重視家族淵源,也看重祖宗所賜之姓氏,不到萬不得已,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biāo)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 但是由于漢字簡化以后,有很多的姓氏寫法就發(fā)生了變化,在寫繁體字的時候就常常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情況,甚至一不小心就會“認(rèn)錯祖宗”。筆者收集整理了最容易寫錯的12個姓氏,解說如下: 1、沈姓 沈姓主要源出于嬴政姓、姒姓和羋姓,位列《百家姓》第十四位。沈姓在寫繁體的時候只能寫成“沈”字,而不能寫成“瀋”字,后面這個是“沈陽”的“沈”字繁體寫法。 2、周姓 周姓是中國第九大姓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位列《百家姓》第5位,歷史可以上溯至遠(yuǎn)古黃帝時代。周姓寫繁體的時候只能寫成“周”字,有人寫成“週”字,那就錯了! 3、范姓 范姓,尊范武子為得姓始祖,位居大姓行列,在新《百家姓》中排第51位。很多人在寫“范仲淹”的時候?qū)懗伞肮?fàn)仲淹”,那就大錯特錯了,據(jù)說“範(fàn)”姓也有,是另一個小姓,認(rèn)錯了祖宗! 4、松姓 松姓,最初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沂水縣一帶,傳說是皇帝孫顓頊玄孫皋陶子伯益后人。松姓的松字不能寫成“鬆”,后者是松弛的“松”繁體寫法,不能用于姓氏。 5、于姓 于姓是一個出自炎帝、黃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黃河流域播遷全國的姓氏,一般認(rèn)為于姓最早出自姬姓。于姓不能寫成“於”姓,那是另外一個姓,祖宗不一樣。“於”姓望族居廣陵,就是現(xiàn)在的江蘇省江都縣一帶,於氏后人尊於則為於姓的得姓始祖。 6、豐姓 現(xiàn)在的豐姓,據(jù)說有一部分來自“豐”姓,另一部分來自“酆”姓,這二者是兩個不同的姓氏來源,繁體字請不要亂寫哦,認(rèn)清了自己的祖宗再寫吧! 7、姜姓 姜姓在《百家姓》中排第32,源出神農(nóng)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姜姓不能寫成繁體的“薑”,后者是植物生姜的繁體寫法。 8、余姓 余姓,主要起源于姬姓,東周春秋時期秦國上卿由余之后,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51位。余姓不能寫成“馀”、“餘”,后二者是多余的“余”字繁寫,誰都不想自己的姓氏是“多余”的吧! 9、百姓 很多人想不用到,《百家姓》里有居然有“百”這個姓,是的!百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跡于河南省的南陽地區(qū),今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重慶市北碚區(qū)、臺灣省等地區(qū)。“百”作為姓氏的時候千萬不能寫成“佰”,否則就成為數(shù)字了! 10、郁姓 郁氏在宋版百家姓一書中列為第一百八十一,現(xiàn)屬不太常見的姓氏。郁姓的繁體字,為同筆畫的郁,而不是憂郁、郁悶的“鬰”,不能寫錯了。 11、臺姓 臺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70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282位。臺姓的繁體字也為“臺”,不能寫成“臺”字哦!“臺”姓據(jù)說也有,待考。 ![]() 12、千姓 千姓是源自于中國的一個姓氏,得姓始祖為姬姓。千姓的繁體字就是本字,不能寫成“仟”或者“韆”,否則就貽笑大方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