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看納音五行歌的內容: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劍鋒金,甲戌乙亥山頭火。 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己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壬午癸未楊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靂火,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覆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驛土,庚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戊戊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這就是五音納行歌,而前輩先賢對這個的解釋搭配原因是這樣的: 甲子乙丑海中金: 子屬水,又為湖,又為水旺之地,加之金死于子,墓于丑,水旺而金死,墓,所以說“海中金”。 丙寅丁卯爐中火: 寅為三陽,卯為四陰。火即得位,又得寅卯之木以生之,此時天地開爐,萬物始生,所以是“爐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 辰為原野,巳為六陽。木至六陽則枝繁葉茂,以繁茂之大林木而生于原野之間,所以是“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 以未中之木,生午未之火,火旺則土于斯而受刑,土之所生,未能自物,猶路旁土也。 壬申癸酉劍鋒金: 以申,酉,金之正位,兼臨官申,帝旺酉,金即生旺,則誠剛矣,剛則無逾于劍鋒,所以說是“劍鋒金”。 甲戌乙亥山頭火: 以戌亥為天門,火照天門,其光至高,所以稱作“山頭火”。 丙子丁丑澗下水: 因為水旺于子,衰于丑,由于由旺而衰,難以成江河,所以叫做“澗下水”。 戊寅己卯城頭土: 天干戊己屬土,寅為艮山。土積而為山,所以稱為“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 金得養地子辰,長生于巳,因其形質初成,未能監利,所以取名為“白臘金”。 壬午癸未楊柳木: 木死于午,墓于未,甲木既已死墓,雖有天干壬癸之水相生,終究只能算是柔木,所以說是“楊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 金得臨官是申,帝旺是酉,這時金既生旺,水便得力,可是當此方生之際,水量一時還未洪大,所以只能稱為“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丙丁屬火,戌亥為天門,火即炎上,那就土從上生,所以稱之為“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靂火: 子屬水,丑屬土,水居正位,而納音乃是火水中之火,非龍神則無,所以叫做“霹靂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木的臨官在寅,帝旺在卯,這是木氣生旺,非柔弱之比,所以名為“松柏木”。 壬辰癸巳長流水: 辰為水庫,巳為金的長生之地,金能生水,又逢水庫,如此則泉源不絕,所以人稱“長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 午為火旺之地,火旺則金敗,未為火衰之地,火衰則金冠帶。敗而冠帶,金力不足,所以只能稱為“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申為地戶,酉為日入之門,太陽之火到此而光輝斂藏,所以叫做“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地木: 戊為原野,亥為生木之地,由于大木生于原野,非一根一林之比,所以稱為“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丑雖土家正位,而子則水旺之地,土見水多則為泥,所以只是稱為“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鉑金: 寅卯為木旺之地,木旺則金贏,加之金絕于寅,胎于卯,所以這時金氣無力,名為“金鉑金”。 甲辰乙巳覆燈火: 辰為食時,巳為隅中,日之將午,艷陽之勢光于天下,所以比之為“覆燈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丙丁屬火,午為火旺之地,然而水從火出,陰陽互根,非銀漢不能及此,所以稱“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驛土: 申在八卦為坤,坤為地,酉在八卦為兌,兌為澤,戊己之土加到坤兌之上,非浮薄之土可以同日而語,所以叫做“大驛土”。 庚戌辛亥釵釧金: 金遇戌而衰,至亥而病,金即衰病,當然柔弱,所以名為“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枳:木 子屬水,丑為金庫,水方生木,斧金伐之,就好比桑枳方生,便以戕伐,所以被說成“桑枳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寅為東方,卯為東方正位,川澗池沼,由西而順溜向東,所以人稱“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丙丁之火冠帶于辰,臨官于巳,這時火來生土,但未大旺,所以說成“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午為火旺之地,未中之火又復生之,火性本屬炎上,這時又逢木庫生助,便喻為“天上火”。 庚辛申酉石榴木: 申為七月,酉為八月,這時木氣已絕,只有石榴之木結果,所以名為“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水冠帶在戌,臨官在亥,這時水力雄厚,非他水可比,所以稱作“大海水”。 以上解釋雖說粗粗可通,可是,還有很多地方很勉強,難以深詰。 但是前輩先賢這么說了,再加上后人承襲已久,所以也就約定成俗,墨守成規了。 關于正五行和納音之間的關系,可以把它看作成五行為經,納音為緯。 納音五行基本上就是這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