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經歷過或者正在遭受著大腿前外側的酸、麻、脹、刺、燒灼、甚至放電的的奇妙感覺嗎,如果有!那一定要檢查一下你的下肢周圍神經是否出現了問題,而最有可能出問題的周圍神經就是股外側皮神經了 我就經歷過!這種奇怪的感覺簡直妙不可言,大學時有一次打籃球熱身運動時做了一套弓步蹲的跳起轉換,其中一個轉換的時候就感覺大腿外側像有什么東西像被拉斷了的感覺,從那以后的幾年時間里,這個區域就一直存在異樣的難以名狀的不適感,時輕時重。 弓步蹲跳 工作后隨著臨床康復治療知識與經驗的積累,才逐漸認識了這個損傷,原來咱這個是叫做股外側皮神經卡壓綜合征,后來在同事的幫助下,針對這個問題進行系統物理治療,至今已經較少出現這樣的癥狀了,但由于介入時機太晚,偶爾還是會反復,還是要堅持治療與訓練。所以今天一定要把這個癥狀的一些常識和物理治療分享給大家!避免大家踩雷和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1、股外側皮神經的解剖 2、相關病理總結 3、康復計劃參考 股外側皮神經卡壓綜合征(Bernhardt-Roth綜合征),又被稱為股外側皮神經炎,也叫感覺異常性股痛(MeralgiaParesthetica,MP),它是一種周圍神經因本身炎癥或周圍組織過度擠壓導致周圍神經受到阻礙,從而引發其支配的皮膚區域發生感覺異常的一種統稱。這么多稱呼對于我們業內人士來說最貼切的應該就是股外側皮神經卡壓綜合征了,大家也比較能理解,因為導致卡壓的原因有很多,卡壓后的影響又不是單一的局部癥狀影響,所以稱之為綜合征一點不為過。 股外側皮神經的解剖 我們要明白這個綜合征怎么進行治療和康復,那么久必須要先了解其解剖。 股外側皮神經是一種純支配感覺的神經,源于腰叢神經,由L2L3神經根后支組成,沿腰大肌外緣向下跨過髂窩,再先到髂筋膜深處,至近腹股溝韌帶處,神經于髂前上棘內下方約1.5CM處穿出腹股溝韌帶的纖維性管道(圖示藍色圈內卡壓點)。 后于髂前上棘下方3CM-5CM處穿過闊筋膜張肌,分前后兩支,前支下行支配股前外側皮膚;后支后行,支配股外側和臀下部皮膚。 還是不明白的朋友現在記住這一段話啦:股外側皮神經是從髂筋膜深處穿出,該點比較固定和擁擠,往下還有一個點是穿出闊筋膜的部分,該點也比較固定;兩點之前,剛好位于髖關節前方,隨著髖關節的過度屈伸(高強度運動)或者長期靜止(久坐),以及任何可能導致該處結構或生物力學產生異常變化的情況時,就有可能導致神經的卡壓。 相關病理總結 病理: 1.腰椎本身:腰椎本身異常導致的神經根后支受壓如骨質增生,脊柱側彎,關節錯位等; 2.腰大肌、髂肌、闊筋膜:肌肉筋膜緊張,攣縮,炎癥,損傷; 3.腹股溝:腹股溝韌帶病變,腹斜肌功能紊亂; 4.骨盆(髂前上棘):骨盆旋轉錯位等導致髂前上棘位置發生變化,從而牽拉或擠壓周圍組織,可能也會誘發股外側皮神經的卡壓,但仍需進一步探討相關性。 表現: 1.多見于20-50歲較肥胖的男性; 2.大腿前外側感覺異常:麻木,蟻行感,刺痛,牽扯,燒灼,束縛感等; 3.針刺痛覺減退,但肌力正常; 4.髂前上棘下方2-3CM明顯壓痛; 5.久站久坐時可加劇,后伸髖關節加重 6.病程較長,時輕時重。 誘因: 1.肥胖:肥胖導致卡壓目前的機理解釋尚無明顯證據,肥胖導致的下腹部壓力增加,增加腹股溝區域的壓力,從而增加卡壓可能性比較能夠被解釋; 2.職業:軍人,警察,騎手,司機,白領等長時間久站久坐,束帶擠壓等人群; 3.手術:脊柱后路手術,闌尾切除等; 4.運動損傷:一些急性牽拉的動作也會導致問題的發生。 診斷檢查方法與治療方法 檢查: 這里羅列的是比較有針對性的體查,大家檢查時應嚴格按照SOAP的評估原則與順序完善每項評估,保證治療計劃的完整性。 1髂前上棘內下方1.5-3CM處壓痛; 2.觸診:皮膚異樣感,痛覺、溫覺、觸覺等減弱; 3.髖后伸誘發,膝屈曲加重;屈曲髖關節亦會導致癥狀出現; 4.骨盆擠壓試驗:擠壓減輕癥狀說明存在卡壓; 5.改良版托馬斯測試: ![]() ![]() 鑒別診斷:椎間盤突出癥,髂脛束綜合征,股四頭肌拉傷/攣縮 治療:前面對于股外側皮神經卡壓綜合征的介紹已經非常全面和詳細了,現在我們就來說一下怎么運用物理治療來治療它。 我們可以往前翻閱回顧一下它的解剖,病理和誘因,如果我們能夠深刻明白它是怎么卡壓到的,那其實應對方法也就出來了(依具體評估結果和癥狀表現差異,治療計劃應合理增減)。 這里只給大家物理治療的原則:松解緊張的卡壓的肌肉(神經),松動僵硬的錯位的關節,訓練薄弱的失常的功能(部位),避免風險的不良的模式(動作習慣)。 康復計劃參考 1.手法治療:大腿前外側局部放松,松解腰大肌,髂肌,闊筋膜張肌,松弛腹股溝韌帶,腰椎關節松動(減壓),骨盆調整。 松解腰大肌 松解髂肌 闊筋膜張肌 松弛腹股溝韌帶 ![]() ![]() 腰椎關節松動 2.運動治療:腰大肌離心收縮,髖外旋肌離心收縮,腹部深層核心收縮。 ![]() ![]() 髂腰肌離心抗阻訓練 ![]() ![]() 髖外旋肌離心抗阻訓練 腹部深層核心訓練 3.理療:超聲波 4.自我康復:1、姿勢糾正;2、減少束縛帶;3、減輕腹部圍度從而減輕下腹部壓力。 其他治療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這里簡單給大家總結,以供參考: 1、比較傳統的治療方式有中藥,針刺,推拿,拔罐等;其中針刺療法最為常用; 2、注射治療,封閉治療,神經營養藥物等; 3、手術治療; 至于選擇何種治療方法,個人覺得都可以嘗試,因為都有一定的療效,共同的缺點是可能會出現反復或其他的后遺癥;但若是想解決癥狀的同時讓日常生活中的動作質量得到本質提升,避免類似這樣的損傷情況反復發生,那么,就必須要做專業的物理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