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五章,老子說了“圣人不仁”的治國之道,“圣人不仁”實為取法于“天地不仁”。于是,這一章老子就講“天地之道”的根本。 1、原文及我的釋義
我的釋義。 幽深的低谷與高高在上的神靈都是永恒存在,不會消亡的,這就是微妙而幽深的母體。 2、“谷神”指的是“道”嗎?這一章普遍的解讀,都說“谷神”指的是“道”,于是“谷神”也就成了道的一個別稱,幾千年下來都是這么解讀的。不過我反復感悟,認為這一章老子是接著上一章,繼續講“天地之道”的,“谷神”指得也不是道。為什么?下面是我的分析及理由。 首先,老子在這一章并沒有明確提及“道”。在《道德經》第四章,老子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這就非常明確告訴我們,這一章說的是“道”。而本章在沒有明確提及“道”的情況下,認為“谷神”指說的就是“道”,我覺得這有點想當然。 很多人在解讀《道德經》時,把“道”當成了一個萬能的載體,遇到不太容易理解和解讀的概念,統統都歸于“道”。我認為,這里首先不應人云亦云,而后應從文字本身出發去解讀。 第二,上一章老子說“天地不仁”,是講圣人效法天地的治國之道;本章老子說“是謂天地根”,又提到了天地;而下一章老子又說“天長地久”,講的還是“天地之道”。由此可見,這連續的幾章一脈相承,講的都是天地,或天地之道。 那么,“天地之道”和“道”難道不是一回事嗎?為什么要分得這樣清楚?我們來提前看看《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這一章老子給“道”強為之名曰“大”,重點是,“域中有四大“,分別為“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這就是說,老子認為,有四種“道”才稱得起為“大道”,分別是自然之道,天、地之道,圣王之道。天地之道四居其二,雖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也只是取法,而“四大”則各居其道也。 所以說,圣人之道就是圣人之道,天地之道就是天地之道,都不應該與終極的自然大道混為一談。 因此,我認為,將“谷神”直接解讀為道是不合適的,“谷神”應該另有其義。 3、“谷神”到底是什么意思?“谷神”是本章最難解讀的一個詞,以致于幾千年來都將其指代為“道”。如果“谷神”不是道的代名詞,那它的真實含義到底是什么?我們還是從《道德經》里來找答案。 “谷神”是從本章才首次出現的兩個字,但在《道德經》后面的章節里,這兩個字卻有多次出現。 首先看《道德經》第二十八章。
這里的“谷”字面上不難理解,顯然是低谷的意思。 再看《道德經》第三十二章和第六十六章。
這兩章谷的含義就更明確了,兩山之間為川,川可形成江河,而只有極其幽深而廣大的深谷,才能形成大海。形成大海的深谷,正是因為他極其幽深而廣大,所以是百谷里的王者。 并且,在第三十二章里,老子已經把川谷和道對應起來了,但川谷是道嗎?不是,只是一個類比,雖然兩者有可類比的共性,但并不對等。 由此,《道德經》里“谷”的意思并不難理解,包括本章,指的都是空曠幽深、至大無比的深谷。 那么,“神”是什么意思?很巧,《道德經》第三十九章,谷和神同時出現了。
在這段文字里,天與地對應,神和谷對應,萬物與侯王對應。其中,深谷得水以盈而為江海,那么神呢?若低到地下為谷,那么,高到天上就為神。神,《說文解字》注曰:天神,引出萬物者也。所以,這里的神當指引出萬物的高高在上的神靈。 綜上,所謂“谷神”,就是指幽深的低谷和高高在上的神靈。 4、怎么理解這一章?在《道德經》第五章,老子把“天地之間”比作一個風箱,那么,在天地之外,是不是還有主宰?如果是神,這個神指是什么? 我們知道,老子講的是“道法自然”,是摒棄鬼神的,這里說神,是自相矛盾嗎?我認為不是的。 老子說天地之道,講的是天地之間,而人在其間生存和活動。今天我們知道,我們生存的這個天地之外,茫茫宇宙,無窮無盡。或許老子當年也認識到了,天外有天,而天外之天,對我們生活的天地有著根本的影響,而這些就當時的條件,人們是很難認識到的,于是老子稱之為“神”。 因此,我認為,老子說“谷神不死,是為玄牝”,就是說天地孕育在“谷與神”之間,也就是孕育天地的母體。這個母體之門,就是天地之道的根本。 為何谷神不死?下一章,老子會講到“天長地久”,天地長久,其母永恒。谷與神人們很難感覺到他的存在,但他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 在《道德經》中,老子對“谷”是非常推崇的,虛懷若谷,谷以其居低而善下,廣納百川,而成江海。對于“神”,雖有幾處提及,卻少有論述,這也造成了對“神”的理解有較大的偏差和爭議,我的解讀也僅做一種參考吧。 5、寫在最后本章寫完,想多說幾句。 首先,本章顛覆性的解讀非為“強說新辭”,我為此專門讀了很多解讀,希望原來的解讀可以說服我,但可惜都不能真正地讓我折服。所以我根據我自己的理解重新做了顛覆性的解讀,希望能給到大家一些啟發。 于是,本章寫得非常艱難,花了很多時間來構思,卻又常難自圓其說,所以反來復去地擱置和修改,造成了這次文章創作的周期極長。 總之,最后雖然完成了,但仍然不夠滿意,僅做一種參考解讀吧,歡迎大家也發表自己的看法吧。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