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閱讀|教育|生活 我先給大家們講一個故事。當老師的時候我發現有班里有這樣一位同學,他的家庭作業幾乎是100%的正確,可是在學校完成的作業卻錯誤百出,我很疑惑這個事情,就和孩子的媽媽進行了電話溝通,才了解到,原來自從三年級開始,每一次的家庭作業媽媽都會幫他檢查一遍,把錯誤的地方改正。孩子的作業當然就是完美無缺了,可是孩子自己并不知道這樣的情況。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幫孩子改作業的經歷,有的事當著孩子面修改,有的則是像這位家長一樣,偷偷的去修改。 家長為什么會這么做?原因都是因為孩子寫完作業不愛檢查,而檢查作業對于學習來講是一個必須要養成的習慣。所以,自然家長們就要上陣了。 我當然不贊成家長去幫助孩子修改作業,家長定時去檢查孩子的作業,進而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對孩子在學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給予點撥,也是家長的責任。但如果只是為了幫助孩子保證正確率,作業能得100分,這樣就很不好了。 一定要培養孩子自己認真的檢查作業,這是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心的體現,作為家長,在督促孩子保證完成作業的同時,更要配合老師培養孩子認真檢查作業的好習慣。如果總是代勞,孩子的習慣是養不好的,父母們必須要學會放手。 在培養孩子自我檢查的習慣上,有兩點家長們要注意。 一、不要包辦與代查,更不能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曾經有一位家長,每次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他都會在一旁反復的叮囑“要檢查,要檢查”孩子聽了這樣的話后,雖然嘴里邊答應著,其實心里面煩得很,于是每一次作業媽媽檢查的時候都會發現很多的漏洞。接著媽媽就會很生氣,要求孩子重新做??墒侵筮€是有錯誤。媽媽就更生氣了。形成了惡性循環。結果呢,這時孩子卻說了,“總嫌我檢查的不好,那你來檢查不就行了?!?/span> 我們粗暴和強硬的干涉,只會讓孩子去甩鍋,他會想方設法把檢查的責任和任務甩給家長,如此一來不僅僅沒有養成檢查的習慣,還會越來越討厭檢查這件事。 二、通過“吃一塹,長一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知道檢查的重要我們再來看一個事例。一位同學寫完了數學作業,急急忙忙的拿給家長看。媽媽問他:“這道題的計算過程是很嚴謹的,你有沒有好好的復查呢?”孩子不耐煩的回答:“查了查了,沒發現錯誤,媽你再幫我查一查吧?!眿寢屵@時候猜到了孩子十有八九并沒有檢查,又感覺到孩子在學習上有一些浮躁,她不動聲色的檢查了一遍,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卻默不作聲,將本子交給孩子說:“媽媽也沒有發現問題?!焙⒆痈吲d的蹦蹦跳跳的走了。 可是第二天一放學,孩子就對媽媽興師問罪了?!斑€說你幫我檢查了呢,這里有個錯誤你都沒檢查出來!哼。”這時媽媽說了:“是誰先檢查過了,沒查出錯的?” 這時,孩子的臉唰的一下就紅了,他自知理虧,自己其實并沒有檢查。從此以后,這個孩子每次寫完作業都會檢查,也會給媽媽幫助檢查。時不時的還說上一句:你要認真檢查啊,我可是對你十分信任的。 其實關于孩子的很多問題,家長們一定要想一想有沒有什么可以紆回包抄的方法,不要一意孤行更不能粗暴簡單。相信方法總比問題多。 我是林老師講作文,關于孩子的學習與閱讀,歡迎大家與我交流探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