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之前,想問你幾個問題 *你是否容易被社會輿論撩撥?面對眾多 10w+ 爆文時,你是否能分得清哪些是觀點,哪些是情緒? *你是否容易被個人情緒影響?當別人與你意見相左時,你是否能客觀評論他人的觀點,還是一味固執己見? *你更相信直覺還是更相信理性思考?做決定時,你是否能避免自我欺騙,全面地去考慮問題? 但是 思維方式影響我們的幸福程度,我們推崇用理性的思維方式來思考,而不是總被情緒和感受左右。 其實,當你開始思考開頭的幾個問題時,就已經開始在對自我的思維方式進行批判了。那么,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么呢? 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良好判斷的基礎上,使用恰當的評估標準對事物的真實價值進行判斷和思考。 有無批判性思維思考者的不同思維特質是什么呢? 批判性較強的思考者,不僅不容易被外界干擾,能夠抵抗住偏見的影響,他們也可以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抵抗自我中心的思維。通常他們有以下的特質: 而沒有經過思維訓練的人思維里常常有以下的缺陷: 要克服以上的缺陷,做到思維的公正性,我們需要做到: 一 平等地對待每一種觀點 我們常常對他人的觀點抱有偏見,而且我們常常會忽略反對意見。為了達到思維的公正,我們需要沒有偏見地對待所有相關的觀點。 思考時,應盡量排除個人和親友的影響,堅持良好的思維標準(如準確性、邏輯清晰、廣度等)不受個人和團體利益的影響。 二 發現自己的無知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知道其實并不了解的事情,這種自欺行為阻礙了我們批判地進行思考。為了克服這些錯誤的信念、偏見、錯覺和謬見,我們需要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有哪些信息是不知道的。 三 敢于挑戰大眾信念 從眾心理是影響思維公正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很多人都有思維惰性,我們害怕自己與大眾的觀點不同,擔心自己成為異類。但為了確定信息的準確性,我們不能只是被動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所有東西。我們需要有敢于挑戰大眾信念的勇氣。 四 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指的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從他人的前提、假設和觀點進行推理,從而真正地理解他人的觀點。 思維的同理心讓你能理解他人的思想、感受和情感,從他人的角度出發理解他人的觀點,能讓我們更公正地評判他們的觀點和信念。 五 用同樣的標準評判他人和自己 思維的天性是自我為中心的,它會為我們不合理的思維和行為進行辯解,使之合理化。這是一種不誠實、自相矛盾的思維狀態,因而要克服這種自欺現象,我們需要用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和他人。 六 重視證據和推理 不管是意識形態、宗教信仰還是權威機構,不管是社會文化、風俗習慣還是直覺或本能,我們都不應該盲目遵從。 每個人都可以學會自己思考,可以清晰、準確、相關、有邏輯地思考,可以借助良好的推理和明確的證據來說服彼此,并且排除哪些人類本性和社會生活中障礙的影響,成為理性的人。 七 重視思考的獨立性 思維自主意味著堅持用合理的標準進行思考。在形成觀點的過程中,批判性思考者不是被動地接受他人的觀點,而是自己積極主動地對環境和事件進行思考,不盲目地接受他人的準則。 要做到思維的獨立性,我們需要審慎地對待自己的錯誤和思考中的問題,自由地選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觀點,而不是遵從符合社會期待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