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今年4月5日9時51分,清明如約而至。 “寒食春過半,花秾鳥復嬌。”清明時節,春光大好。在清明節這樣重要的傳統節日里,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在享受快樂假期的同時,選擇和參與與這個節氣相關的、有意義的活動呢? 當然,一些傳統的活動,是要傳承的,比如—— 掃墓祭祖,追憶感懷先人 。讓孩子理解掃墓的意義,培養孩子紀念先人、尊重烈士的情感。掃墓時,還可以和孩子聊聊生老病死,最好是結合自然和節氣聊一聊。 去郊外、去公園踏青、放風箏 。踏青,感受花花草草的情義;放風箏,放飛兒時的夢想。 讀讀有關清明古詩詞,聊聊有關清明的諺語。在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人寫下了很多與清明有關的詩詞,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清明最早是農事節氣,農村地區至今流傳著許多有關清明的農事諺語。讀諺語,聊諺語,了解了解農事,如“清明播谷,小滿栽秧。”“清明前,好種棉;清明后,好種豆。”…… 看一場溫暖心田的電影。清明節,總將生與死聯系在了一起。如何看待生死,與孩子聊,是一種選擇,而陪孩子看一部有關生死的電影,更是不錯的選擇。這樣的電影有很多,如《環游尋夢記》《父與女》《飛屋環游記》《現在去見你》等。 今天再次分享一下電影《環游尋夢記》。 一個好故事 無論是哪種題材和類型的電影,成功的基礎都離不開一個好故事。《環游尋夢記》講了一個無可替代的好故事。這個故事里有夢想,有家,有愛,有生命的傳承和懷想…… 小男孩米格從小就癡迷音樂,但他偏偏出生并生活在一個“仇恨”音樂的家族里。因為他的曾曾祖父為了追求音樂夢,拋棄妻子,傷透了曾曾奶奶的心。從那之后,米格的大家庭就視音樂為詛咒。米格的夢想從一開始就注定要經歷常人難以想象的考驗。 不甘于放棄夢想的米格,在一次與家人發生嚴重沖突后,跑去偷偶像(已過世的歌神德拉可魯)的吉他,想要參加亡靈節的音樂比賽。但在拿下吉他的一瞬間,在亡靈節(墨西哥傳統節日)來臨之際,米格陰差陽錯闖進了一個陌生而神奇的亡靈世界,邂逅了已經逝世的親人們。 為了回到現實世界,也為了不愿放棄的夢想,米格與生活在亡靈世界的家族先人、落魄樂手埃克托(米格的曾曾祖父)一起開始了奇幻的歷險,共同經歷一段曲折、跌宕的歷程。 最終,愛戰勝了邪惡,化解了誤會,成就了夢想,愛讓每一個善良的靈魂擁有了溫暖而永恒的家園——無論是人世的還是亡靈世界的。 為什么這是一個好故事?一個好故事從來都離不開對最普世價值的言說和詮釋,那就是愛與夢想。而根植于愛的夢想,正是這個故事的核心靈魂所在。米格偷偷制作吉他練習歌曲,因為他知道音樂是家族的禁忌,他不想惹家人緊張,惹奶奶生氣;當他內心夢想的聲音喧囂洶涌,沖突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時,一段不平凡的奇幻經歷也就開始了;巧的是,這段奇幻經歷不僅僅是以追尋歌神德拉可魯的足跡為線索的,更是以追尋曾曾祖父的足跡為線索的,夢想與生命和愛的傳承一直相依相融;亡靈世界中,埃克托艱難生活,苦苦支撐,不是為了揭露真相,而是為了能在亡靈節時回到人間,見上心愛的女兒可可;為了幫助米格回到人間,埃克托寧愿接受“終極死亡”的結果……最后,回到人間的米格,用一曲《remember me》重新喚醒了祖奶奶的記憶,也讓家族里的每一個人記住了曾曾祖父,第二年的亡靈節,埃克托終于可以回到人間與家人團聚…… 即使沒有那清澈、溫馨的音樂貫穿其中,僅僅是這樣一個將夢想根植于愛的故事,這部動畫片就足以吸引無數人,感動無數人,引發人們內心深處的感慨和最人性的思考——我們追逐夢想,到底為了什么? 愛與夢想,都可以歸結為兩個字:“回家”——家是生命開始的地方,是生命傳承的地方;家是心靈的憩園,是靈魂的皈依;無家可歸,被活著的人遺忘,生命就會走向“終極死亡”。 這個故事還是一堂關于死亡的最好的課程。它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它給人這樣一種信念,生命在人世的終結,并非最后的終結,人們會來到一個色彩斑斕的亡靈世界,過著與人世相差無幾的生活。每年亡靈節的時候,這些亡靈會回到人世與家人團聚——只要家人還記得他們,把他們的照片供在靈堂里。如果一個亡靈不再被活著的人記得,就會走向“終極死亡”,從亡靈世界消失。死亡被詮釋得如此奇妙,充滿溫情和希望,這是對生命本身以及生命價值的信仰。同樣,死亡也與愛有關,有愛的傳遞和珍藏,靈魂就永遠活著。 一個超級配角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團隊,就這部動畫片而言,除了一個好故事,還有人物的巧妙設定和刻畫。其中,可可——米格的曾祖母,就是最成功的超級配角——其實,從電影的原名來看,可可才是故事中最關鍵的人物,原名就是“COCO”,翻譯過來就是米格曾祖母的名字。 為什么要用“可可”作為電影的名字呢?米格家族中幾代人的愛與夢想,無論是美好的還是遺憾的,焦點都集中在可可一個人身上。米格的曾曾祖父,也就是可可的父親,因為追逐音樂的夢想離開了家,一去不返,所以此后從曾曾祖母開始,家族中的所有人都視音樂為魔鬼,為詛咒。可可對父親的一去不返可能無法理解,但是她堅信爸爸是愛她的,爸爸為她創作和演唱的歌曲《remember me》,一直連接著父女二人的心。在亡靈世界的埃克托,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能在亡靈節的時候,回家見心愛的女兒一面。當可可老到往事逐漸從記憶中消失,父親也即將被遺忘的時候,亡靈世界中的埃克托焦急、心痛到絕望。米格回到人間,及時在祖奶奶身邊彈響了《remember me》,爸爸又回到了可可的記憶中,爸爸被撕掉一角的照片被還原,埃克托也得以通過萬壽菊橋,在亡靈節回家與人世的家人相聚…… 似乎從故事情節的設定來看,沒有可可,就沒有了這個關于愛和夢想的故事,但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可可是愛和夢想得以傳承的關鍵,是她告訴人們,有愛,夢想才能擁有有力的翅膀,才能放飛。 我還喜歡可可的樣子——那張寬廣、溫柔、滿是皺褶的臉。當米格將自己的小臉蛋貼在祖奶奶的大臉上時,我仿佛能體會到祖奶奶臉上的那份柔軟和柔軟帶來的安全感。電影中有很多人、物形象的設計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認為最成功的設計和塑造是可可的形象,尤其是她這張獨一無二的臉。這張臉滿是皺褶,卻不讓人覺得蒼老;那么“龐大”,卻讓人感覺如此協調;幾乎沒有什么表情,卻寫滿了人間一切美好的情感……這是一張被愛和夢想滋潤著的臉,雖然父親突然一去不返,雖然家族中一度視音樂為魔咒,這張臉卻在不斷告訴米格,有人懂得他的夢想,更在無私地給予他家人的愛。看了這部電影,誰不希望能擁有這樣一張祖奶奶的臉呢!至少,我希望。 當然,這部動畫片還有很多值得品味的內容和內涵,比如亡靈節這樣一個風俗和信仰背景的設定,比如音樂的創作和運用,比如亡靈世界夢幻城堡的呈現,比如萬壽菊橋,比如帶著祝福的花瓣……我想起入場檢票的時候,服務員隨口說的一句話:“怎么有這么多人看這部片子!”我又想起幾乎滿座的影廳里,那份被深深感動后的靜謐…… 如果你還沒有看,那就陪孩子看看吧,每個人自己的體驗是別人無法替代的,但這部動畫片所能給我們的,卻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 |
|
來自: 新用戶4717755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