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家豆豆(富書主創團),來源:富書,轉載請加 姿態越低,路越窄,姿態擺正,路長遠。 1 姿態越低,路越窄 朋友Mary開設口才培訓班,她抱怨說:很多家長,還沒開始報名,就要求你要對我孩子怎樣怎樣,總之就是要和別人不一樣才行。 或者明明孩子語句都讀不通順,卻想著往你這一放,幾個月后直接收獲一個完美口才小孩。 因為擔心那些事情多、要求多的家長退錢,她總是小心翼翼哄著,也讓培訓老師上課時更多關注這些人的孩子。 相反的,好溝通的家長和基礎相對較好的孩子卻沒有得到應有關注。 一期學完,那些善解人意的家長多半直接續費,那些為之多付出的家長,卻總以各種理由要優惠要贈課。 談來談去最后答應送兩節課,付款時對方又像擠牙膏,今天付一半,下個月再付一半。 Mary說:“我整天就圍著這些家長轉,沒有精力拓展新業務,培訓班辦了幾年業績沒啥增長,怎么辦?” 我想了想,和Mary說起在閑魚轉賣披肩的事。 朋友從國外幫我買回一條羊毛披肩,披了一次不喜歡,于是打8折放在閑魚。 剛掛出就有人問,好家伙,上來直接對半砍價,我說真的只用一次,最多抹掉零頭。 她語氣很不客氣地說這個款很難買,你這是假的吧?我只好把購物小票、商標等細節拍出圖給她。看到圖,她不再說真假問題又繞回價格上,照她說的價我這披肩倒真像假的。 我非常氣餒,不想再理會她,只好說:“妹妹,披肩我不賣了。” 之后又有人來問,我直接說小票、商標齊全,包順豐不談價。沒想到,那人真就買了。 很多時候,客戶來者不善是不想和你做生意,即便真的做成,后續問題還會不斷。 Mary說:“確實是這樣,這些家長就是介紹朋友來買課,也會來要返傭或贈課。我真怕和他們打交道,感覺自己都變得神神叨叨、小里小氣。” 不論賣商品還是服務,如果姿態過低,對方就會不停探底,直逼我們無路可走。如果一味忍讓,委屈自己,劣質客戶只會越來越多。 劣質客戶如拖累,不停消耗我們,與他們打交道,不僅影響心情,更占用其他客戶資源。 那天以后,Mary轉變思路,決定將有限的精力盡量多花在通情達理的客戶身上,同時要求培訓老師將時間多花在 “好孩子”身上,不再和“壞”客戶過多糾纏。 事實證明,這樣做一年后,培訓班業績不僅沒受影響,反而越來越多的老客戶介紹朋友來。 2 優質客戶才是真正的上帝 單位每年都設計宣傳單,我曾和幾家設計公司打過交道。 設計這個事不好干,客戶總是高高在上的姿態,設計師加班加點趕出作品,客戶看完總是不滿意;改來改去面目全非,客戶又說調性不符;稍微滿意點又說設計費太高。 其中一家公司業務特別好,他們做法和別人不一樣。 我曾親見老板安慰一位意見頗多的客戶說:首先我們不是對立關系,我們是合作,彼此配合才能做出彼此滿意的作品,如果您只付錢不溝通,很抱謙,我們合作不了。 設計產品本身不好用言語描述,客戶想要的東西開始并沒有具體畫像,邊做邊改、邊改邊創意都很正常。 姿態太低聽任客戶天馬行空修改,最后往往得到一句“檔次不行”;姿態太高,要么你是行業NO1,否則就是自尋死路,你不做,后面有大把人想做。 老板說,我們和客戶有明確約定,可以修改,但每一次修改客戶必須給具體意見,不能假、大、空,這也是逼客戶在提意見時主動思考他到底想要什么。 如果對方不接受這條,只能不接單,我們只給愿意合作溝通的優質客戶服務。 提到服務優質客戶,從事代購的小許做得特別好,她做的時間不長,但生意特別好,秘訣就在于拒絕劣質客戶,更多服務優質客戶。 她曾拉黑客戶,確切地說,這個客戶詢價多次但從未買過任何東西。每次小許都耐心報價、發圖片、算匯率,到最后對方不是說再看看就是說我幫朋友問。 客戶又一次問價時小許正哄娃睡覺,娃睡著后小許看到客戶發了多串50多秒的語音。 小許耐著性子一一聽完,都是問購買細節和報價的。報完價,客戶又說,我再看看。 小許直接懟回去道:“我是帶娃兼職代購,你這么急要價,還以為你等不及馬上就要用呢。”然后拉黑對方。 小許說,只把我當報價機器的人,我為什么要浪費時間和心力陪她?我寧愿把時間用來聯絡好客戶,她們才是我的衣食父母。 雖然顧客是上帝,但挑三揀四甚至不尊重我們勞動的上帝,不要也罷。將那些真正值得付出的客戶服務好,我們的服務才越來越有價值,收益才越來越高。 好客戶都有共同點,比如信任我們,關系融洽。另一個角度說,接觸這樣的人多了,我們也會更積極向上、通情達理。 3 站著賺錢才是長遠之道 十多年前,我跑酒店推銷智能房卡系統,在安徽安慶,遇到一位不懷好意的客戶。 酒店剛開始裝修,我帶著樣品去推銷,聽完介紹老板沒吱聲,我只好將樣品放在他桌前演示。 演示過程中他問起我個人情況,比如多大了、結婚沒。那時剛畢業,沒心眼,問什么答什么。 沒想到他竟然將手搭在我手背上,我用了好大力氣掙開,拿起樣品就要走。臨走還不忘留資料說,如果對產品有興趣,歡迎來公司考察。 之后,他還真打電話說準備到公司看看。 客戶考察,公司都會安排飯局,那天我找理由沒去,老板安排同事接待。 第二天,老板批評說,客戶大老遠來了,自己不出面,別人接待得再周全效果都不會好。 我只好說了當時在客戶辦公室的事,結果老板不但沒怪罪,比我還氣憤。他說,昨天怎么不說,還請什么吃飯,直接叫他滾蛋! 之后老板專門給銷售開會說:“如果遇到客戶對你們出言不遜或是動手動腳,直接拉入黑名單,我們不做這人生意,我們不為壞上帝服務。” 老板這番話,給我們幾個女同事打了一劑定心針,心里暖暖的。 都說強將手下無弱兵,同樣的,老板思想正,我們也腰桿直、干勁足,再遇到男客戶不規矩心里一點都不害怕,反倒是越坦然越不會有問題。 一直記得老板說的話:“生意不在大小,掙錢不在多少,站著掙錢永遠比掙錢本身更重要。” 聽起來好像有點違反商業準則,但公司卻越做越好,沒過幾年,就順利在小三板上市。 正所謂,姿態越低,路越窄,姿態擺正,路長遠。 4 普通人的上升之道 少數服務行業由于行業特殊性沒法選擇客戶外,我們大部分人是可以有所選擇的。 作為普通人,我們如何能做到站著掙賺穩步上升?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積累粉絲。 凱文·凱利在《技術元素》一書中提出1000個粉絲理論。 書中說,我們只需擁有1000名鐵桿粉絲便能糊口,這1000個粉絲每年奉獻100元利潤,我們就有10W收入。 這個理論適用很多職業,比如教師、藝術家、工匠、演員、銷售、技者或是創作者等。 比如,我們去市場買菜,一段時間后會漸漸固定在一兩個攤位上買菜,這時我們就成為了攤主的粉絲。 做代購的小許,她的VIP客戶群有300多人,平均每人每年貢獻500元左右的利潤,她一年就有15W收入。隨著客戶購買力增強、VIP體量變大,再加上零散客戶消費,未來收入穩中有升。 其次,敢于說不。 客戶體量的積累絕不是直線上升的,這個過程有進有退,有曲有折。 若遇到在幾塊錢或幾十塊錢的權益面前斤斤計較、不依不饒的人,對我們的勞動付出或我們本身無視的人,或者覺得花錢就是爺對我們頤指氣使的人,只要我們賺點錢就覺得坑他的人,果斷拒絕。 合作一定要雙贏,這樣的客戶身上,我們不僅賺不到錢,更贏不得尊重。 我們的服務要給值得服務的人,一味低姿態的討好,只會讓壞上帝越來越多,讓服務越來越不值錢。 再次,用心服務。 小許的代購群之所以能給她帶來穩定增長的收益,是因為她用心維護客戶關系,她能記住絕大多數客戶所用品牌、購物習慣,甚至能叫出她們孩子的小名。 我身邊也有很多生意紅火的小企業、小店面甚至小手藝人,他們并不講大道理,卻遵循用心服務這個理念,真正把顧客當上帝,最終實現財富逐年增長。 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曾說:哪怕是一家小五金店,只要店主用心服務,巨無霸沃爾瑪都打不過他。 因為店雖小,但店主用心在客人間播下溫度與感情是沃爾瑪無法超越的,這份溫情會產生強大的黏性,將店主與客戶緊緊聯系在一起。 生意無大小,工作無高低,合作無需卑躬屈膝,工作更非要忍辱負重。 只要我們堅持提升,持續積累,誠信為人,堅守底線,愿意給我們錢賺的人會越來越多,財富也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好上帝,Come on,壞上帝,Let't it go。 ▼本文作者,歡迎勾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