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蜜麻黃、杏仁、生石膏、蜈蚣、夏枯草、金銀花、黃芩、連翹、板藍根、蜜百部、麥冬、清半夏、青果、石菖蒲、炒萊菔子、生甘草。 主治:疏風宣肺,平肝降逆,清熱解毒。 方義:麻黃為君,取其宣肺平喘之效。《幼幼集成·哮喘證治》云:“蓋哮喘為頑痰閉塞,非麻黃不足以開其肺竅,放膽用之,百發百中。”麻黃在哮喘的急性發作期具有發越心陽,鼓舞正氣以驅邪的作用,但不能長期服用。正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久用麻黃,易亡心陽,致使陽氣散而不收,正氣愈虛。石膏辛甘大寒,疏清肺之郁熱;杏仁與麻黃一宣一降,使肺氣暢通,升降出入有常,解除氣之“壅塞”;蜈蚣、夏枯草清肝息風止痙,共為臣藥。其中蜈蚣一味,為搜風第一要藥,對哮喘痙咳具有頓挫之效。張聿青謂喘逆“良由痰飲之邪隨外感所余之熱,肝經郁勃之氣煎騰而上,迷蒙清竅,阻塞肺氣”。蜈蚣既能平息外風,又能熄滅內風,且有解毒殺蟲之效,能殺滅外風中之塵蟲,即病原微生物,起效迅速,作用優于地龍、全蝎、僵蠶等其他蟲類藥,用治哮喘痙咳等風證,奇效若神。金銀花、黃芩、連翹、板藍根清熱解毒;蜜百部、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止咳;半夏燥濕降氣化痰;石菖蒲開竅化濕;青果清熱生津,利咽解毒。小兒脾常不足,加之飲食偏嗜,致使積滯停于胃腸,痰飲留伏于肺。故方中以炒萊菔子化積消食,消除痰飲積滯等伏邪,可有效預防哮喘復發;生甘草清熱解毒,緩急解痙,調和諸藥,共為佐使。 【來源】閆韶華,崔文成.崔文成教授用麻麥蚣部萊菔方治療小兒熱性哮喘經驗[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A2):268-269. 【鄭重聲明】本頭條分享的相關中醫方藥僅用于學術分享、交流經驗,網友朋友們絕對不可擅自使用,以免帶來不良后果,如需服用中藥均需在醫生辨證指導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