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喝一口熱湯,霧氣卻模糊了所戴的眼鏡,只能搖了搖頭嘆了嘆氣,無奈地放下湯匙。 400米長跑到了沖刺階段,正準備發力,沒想到眼鏡不爭氣地往下滑,只能一邊扶了扶眼鏡,一邊眼睜睜看著自己與冠軍失之交臂。 急著出門忘了戴眼鏡,結果在路上遇見親戚也沒看到,和他擦肩而過也沒有打招呼,導致成了別人口中的沒禮貌的晚輩。 這樣的情況,想來每個戴眼鏡的都深有同感。戴上眼鏡有多不方便,不戴眼鏡卻又看不清楚,以及關鍵時刻卻找不著眼鏡的火急火燎,以至于每個戴眼鏡的人都有同樣的感悟:都是近視惹的禍啊。 但每次這樣感嘆,總又會有人懟:誰叫你不好好保護眼睛呢?現在近視了,你能怪誰呀?的確,大部分人近視的原因,都是因為不健康的用眼習慣,于是,眼睛扛不住過度使用的疲勞,最后成了近視眼。 那么,近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哪些習慣會加速近視的過程,讓我們不得不戴上眼鏡呢?原兒童醫院的眼科主任,獲過多項專利的眼科專家于剛老師在《眼睛好,世界才明亮》這本書中為我們揭開了答案。 怎樣敏銳地察覺出孩子可能近視了?怎樣科學地保護并訓練眼睛?關于近視的傳言,有哪些是真的可取,哪些只是道聽途說?于剛老師用專業的回答來解惑,而通過這本書,我們也會驚訝地發現,原來關于眼睛我們有過這么多的誤會。 比如大部分人都認為孩子小時候,視力應該是最好的,但于剛老師卻告訴我們,其實孩子的視力不是一出生就接近完美,而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發育和完善的。值得一提的是,2到3歲時孩子視力發育的敏感期,這幾段父母要注意孩子在飲食中含鈣量、胡蘿卜素、花青素、葉黃素、蛋白質的攝入,也要關注孩子是否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并及時地給予糾正。 于剛老師把孩子與生俱來的200到300度的遠視能力,稱之為孩子的遠視儲備,這一部分儲備,就是為了對抗近視的。如果孩子過早用眼,在視力還未完成正視化的過程就消耗完了遠視儲備,孩子就更容易近視。因此于剛老師建議孩子看電視、看手機的時間每次都要控制在20分鐘內,之后要有一個休息的緩沖期,讓眼睛從疲憊狀態恢復,這樣,才能達到從小保護眼睛的作用。 除了從源頭上避免近視,這本書還介紹了主動出擊,讓近視遠離我們的幾大法寶。懸浮式視力訓練球就是其中的一個道具,簡單來說,就是用繩子把乒乓球懸空,讓孩子在來回拍球的游戲中鍛煉視力,我個人就覺得這個方法特別適合孩子玩。 正如《霧里看花》歌詞里所唱,“借我一雙慧眼吧”,明亮的眼睛對我們每個人有多重要,說來都是不言而喻的。而想要有一雙遠離近視的眼睛,我們就要重視它,呵護它,從小就學會科學用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