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根據現代人的生存特點,飲食結構復雜,過食油甘厚味,育齡期男士多有煙酒不良嗜好,加之國家二胎政策之放開,生育年齡偏大,平時缺乏運動等諸因素,致使腎虛為本;痰濁內生,瘀血留滯,痰瘀互結為標,最終形成了弱精、少精癥產生的根本病機,一反常人認為的由腎氣不足、腎精衰少,或氣血虧虛、濕熱下注等所致論治本病,獨辟蹊徑,主張“豁痰祛濕,補腎祛瘀”為基本治療大發,并研創“豁痰化瘀補腎湯”,在臨床中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1 筆者對弱精、少精癥的認識筆者提出中醫治病重在醫理,理明則法出,法出則方成,認為看病必先詳細診察,明確其中病機,既明病機就可根據病機,確定相應治法,而后方可對癥選藥,以達事半功倍、藥到病除之效。目前,全球約15%的育齡夫婦存在不孕不育,其中與男性相關的因素約占50%,同時該比例還在逐年增加。導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為精子質量和數量的下降,弱少精癥最為常見,在男性不育中占52.7%~81.0%。弱精、少精證癥屬現代西醫病名,按照《人類精液及精子-宮頸黏液相互作用實驗室檢驗手冊》對弱精、少精的診斷標準:(1)精液量<2mL;(2)精子計數密度<20×109/L;(3)活動率<60%;(4)活動力(a級加b級)<50%。因患者精子數量或質量不能達到正常標準,難以確保精子到達輸卵管壺腹部,與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是導致男性不育癥的重要原因,弱精、少精從現代醫學認為與感染、免疫、內分泌、環境、飲食和遺傳基因等多因素因素有關。 2 病因病機探討中醫學相關典籍中無弱精、少精癥證的記載,可將之歸屬于“無子”“精冷”“精寒”范疇,筆者認為本證的發生與先天稟賦不足、房事過度有關,最終導致腎精虧乏,命門真元之火不足,無力鼓動精蟲,致使不育;《廣嗣須知》指出:“無子之病,大略有三:一曰精寒,二曰精清,三曰精滑…….清者,虛未甚而有痰也,宜滋補降痰”?!度蕢坨R》曰:“生育之要,在乎男精足女血充而實而無病也。故男則首重補腎,……若男子之不足,則有精滑、精清、精冷者……”;筆者認為弱精、少精之癥辨證之要,首當分虛實,虛證與腎陰或腎陽虧虛密切相關。腎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腎陽具有溫煦、推動、興奮、宣散的作用,對于精子的運動、活力、生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腎陽虧虛則會出現精子運動乏力,或少精無精。腎陰不足則精子量少;腎陰或腎陽的虧虛與攝入不足和消耗過多有關,此為弱精少精癥虛證的病因。然而現代人生活習慣已與過去不同,當今社會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已經很少見到,相反的,卻是過食肥甘厚味,煙酒無度,我們生活的環境相對潔凈,加上我們攝入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包括含有各種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等,這些食物最終導致脾胃臟腑運化功能失司,體液代謝紊亂,從而聚濕成痰,痰濕之邪隨氣血聚于精室,阻滯精液化生、排泄及精子運動,或痰精互結,久而瘀滯,成為精瘀,精瘀所致的弱精、少精癥近些年在臨床上并不少見,所以臨床上遇到弱精、少精之癥不可都以虛證論治,而精瘀癥的治療關鍵在于活血豁痰祛濕。筆者根據精瘀所致弱精少精證的主要發病機理,提出“活血則精通,精通則精活,精活則精生”的指導思想。并通過大量臨床病例觀察發現,弱精、少精之癥虛者有之,實者有之,臨床上常常虛實夾雜者居多,故自擬豁痰化瘀補腎湯,以達虛實同治之目的,經大量臨床病例應用觀察療效良好。 3 豁痰化瘀補腎湯組成及方義分析豁痰化瘀補腎湯是在二陳湯、少腹逐瘀湯合五子衍宗丸的基礎上,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所組的自擬方,藥由陳皮、半夏、茯苓、小茴香、元胡、制乳香、制沒藥、炒蒲黃、川芎、桃仁、紅花、菟絲子、枸杞子、五味子、車前子、楮實子、熟地等藥物組成。方中菟絲子、枸杞子、五味子、車前子、楮實子具補腎填精益髓的功效,熟地黃善滋補腎陰,填精益髓,用于治療腎虛、腎精不足之證;半夏、陳皮、茯苓具有化痰祛濕之功效,濕去痰化則精子無所束縛;制乳香、制沒藥、炒蒲黃、川芎、桃仁、紅花具有理氣、活血化瘀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豁痰祛濕、活血祛瘀、補腎填精、種嗣衍宗之效。用之臨床,當隨證加減:如早泄重者,加用大云、遠志、煅龍牡;如射精痛者加絲瓜絡、高良姜、肉桂;如氣滯伴見靜脈曲張者,加香附、赤芍、丹皮、地龍、穿山甲;如精液不液化者,加秦艽、知母、百合、黃柏等。 4 病案舉例患者李某,男,33歲,2016年3月12日以“婚后5年未育”為主訴初診。患者婚前有手淫惡習,婚后性生活正常,未避孕,5年未育,配偶不孕不育全面檢查后未發現異常?;颊咝越缓蟮诙斐科鹧克崂е刂?、神疲乏力,平素自覺性欲淡漠,畏寒怕冷,記憶力差,舌質淡暗,苔白厚膩,脈沉細。精液常規檢查示:精子活率40.3%,A級0%,B級17.24%;液化時間30分鐘。西醫診斷:弱精子癥。中醫診斷:不育癥,證型:腎陽虛兼痰瘀互結證,治法:豁痰祛濕,補腎祛瘀,給予豁痰化瘀補腎湯加減。方藥組成:陳皮12g、半夏15g、茯苓15g、小茴香15g、元胡15g、制乳香9g、制沒藥9g、炒蒲黃12g、川芎15g、桃仁15g、紅花12g、菟絲子12g、枸杞子15g、五味子12g、車前子10g、楮實子12g、熟地15g、肉桂12g、知母12g。水煎,1日1劑,早晚2次口服。服藥期間忌煙酒,共服用15劑,自覺上述癥狀明改善,改用隔日1劑,2個月后復查精液常規:精子活率70.2%,A級32.4%,B級17.3%;液化時間40min。上藥加川牛膝,考慮到其病情較長,欲速則不達,需緩慢調養,改為丸藥口服起緩緩漸進之效,口服2月。囑其正確掌握性交時間,待氤氳之時,抓住時機,一舉中的。經過2月余的治療,2015年7月初其妻來告知已懷孕。 5 小結筆者行醫多年,一直秉持“治病先辯證,證準引用藥,藥到病自安”,強調審證時應謹小慎微,察言觀色,從細節處求本源;然在用藥時應膽大心細,不拘一格,舉一反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溯本求源,做到靈活配伍,每獲良效。本病腎陽虛乃本病之根本,治療時不可舍本逐末、買櫝還珠,用藥定要從溫補腎陽入手,用“古今種子第一名方”五子衍宗丸固腎陽、生精血,以促精液化生,使精液化生之根源源不竭;本病“痰濁內生,瘀血留滯,痰瘀互結”為標,治療上應“急則治其標,緩則知其本”,圓融辯證,化痰祛瘀,為“精生、精通、精活”創造良好的條件,提供了場所,掃清了道路,藥用二陳湯及少腹逐瘀湯化裁,加減從證。在固本治療基礎上不忘“開渠鋪路”,取得了滿意療效。 本文摘自《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7年第9期第175-177頁。轉自岐黃民間傳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