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偉人說過這樣一句真理名言: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同樣,一型武器裝備也只能在戰場上暴露不足和缺陷,從而不斷改進完善。即便是再接近實戰的演習,也不如最低烈度的戰場環境來的殘酷和復雜。在這方面,俄軍現役最強無人戰車“天王星”-9可謂是最好的寫照。 “天王星”-9無人戰車最初公開露面時,確實讓各國軍事專家們大吃一驚。該車可謂是真正的“武裝到牙齒”,裝備有1門2A72式30毫米自動炮、1挺PKTM式7.62毫米并列機槍、2枚9M120“攻擊”反坦克導彈以及12枚“什米爾”多用途火箭筒。此外,還可以另外加裝29M120“攻擊”反坦克導彈或者4枚“針”式便攜防空導彈。無論是面對有生目標、輕型裝甲目標,甚至主戰坦克和攻擊直升機,“天王星”-9無人戰車都有能夠將其消滅和毀傷的對應武器。此外,“天王星”-9無人戰車的正面和側面還特別增強了裝甲防護,做到了攻防兼備。 然而,當俄軍將“天王星”-9無人戰車投入到敘利亞戰場后實際應用才發現,該車渾身都是毛病。首先,該型戰車的光電觀瞄系統對敵方目標的探測距離一般只有2公里,而預定的性能參數為6.4公里。這樣一來,該型戰車的遠程打擊能力就成了擺設。而且,在2公里的距離上,該型戰車已經處于敵方使用大口徑反器材步槍或者機槍的射程范圍之內了。 該型戰車的30毫米自動炮多次發生故障而無法射擊,并且因為后坐力過大,不能實現行進間射擊。這就使得該型戰車只能在停車狀態射擊敵方目標,大大限制了其作戰使用。該型戰車的無線電遙控指令傳輸和光電觀瞄系統易受干擾,底盤和懸掛系統的可靠性也不高,等等。 為此,俄軍已經決定對該型戰車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完善,特別是拓展其作戰范圍,縮短響應時間并提高數據帶寬等。可以說,真正檢驗武器裝備好不好用,只能在戰場上。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