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 別 名:腐腸、子芩、宿腸、條芩、土金茶根、黃金茶根。 用法用量:內(nèi)服:3-10克,煎服。清熱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止血多炒炭用,清上焦熱多酒炒用。子芩偏瀉大腸火,清下焦?jié)駸幔豢蒈似珵a肺火,清上焦熱。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痹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禁 忌: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來 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干燥根。 【附方】 蒲公英黃芩甘草飲 原料:蒲公英16克,黃芩6克,生甘草3克。 制作:水煎取藥汁。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功效:清熱解毒。 適用:猩紅熱。 【另附】1.泄瀉熱痢:黃芩、白芍、葛根各10克,白頭翁15克,水煎服。 2.偏正頭痛:黃芩片適量,酒浸透,曬干為末,每次3克,茶、酒下。 3.慢性氣管炎:黃芩、葶藶子各等份,共為細末,糖衣為片,每片含生藥0.8克,每次5片,每日3次。 4.胎熱胎動不安:黃芩10克,生地黃 、竹茹各15克,水煎服。 5.尿路感染、血尿:黃芩24克,水煎,分3次服。 6.孕婦有熱,胎動不安:黃芩、白術(shù)、芍藥、當歸各9克,水煎服。 |
|
來自: 光年中醫(yī)骨傷科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