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并沒那么難,30分鐘讀完一本書你也可以做到 這兩天讀了一本書,是日本作家齋藤孝的作品——《高效閱讀的秘密》。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作者開門見山,直抒胸臆,將自己的閱讀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 作者在前言部分便直截了當地表明全書主旨:'本書旨在制定一個最切合實際的目標,即:讀完1本書。' 這的確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我們很多人都無法堅持讀完一本書。 有的是因為拖延癥嚴重,難以開始;因為書籍乏味無聊,難以繼續;有的是因為自己看不懂不理解,就此擱淺…… 總之,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閱讀很難進行,都適用于書中方法。 書中一共介紹了55個作者親測實效的閱讀技巧,操作性較強。掌握了這55個閱讀技巧就等于開啟了閱讀能力的加速器。 即使是一個從來都不讀書的人,讀了這本書的前言和序章部分,也基本上能做到分分鐘搞定一本書。 可能你會問:'這也太夸張了吧?這本書真的有那么神奇嗎?'其實,我一點也沒有夸張。 只要你親自去讀一下這本書,你就會發現閱讀并沒那么難, 30分鐘讀完一本書你也可以做到。 面對讀書的'半途而廢',教你三招就可以一擊即破。1.鏟除最大的絆腳石——壓力 楊絳先生說過:'你的問題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萬事開頭難,當我們拿起一本書要么讀不懂,要么擔心記不住,要么就急于求成…… 這些對于讀書來說都是毫無裨益的。 齋藤孝認為,阻礙讀完一本書的最大絆腳石就是壓力。瞻前顧后的我們經常會在讀一本書的時候感覺壓力山大。 作者給我們指明了方向:
嘗試做到以下三點:
比如:規定自己每天利用閑暇時間瀏覽10分鐘書籍,再比如:到咖啡店這種環境安逸的地方閱讀,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只有先掃除閱讀的內心屏障,才能順利開啟高效閱讀之旅。 2.從小突破中感受成功 對于那些不擅于閱讀長篇文章的人來說,可以先通過閱讀微型小說來構建讀完一本書的自信心。 作者認為:即使你只讀了一本選集中的一個故事,你也可以認為自己'讀完了一本書'。 他舉了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
確實,讀書好像登山,都要從低處開始。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是大前進的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特別是我們讀像總書記最喜歡讀的《靜靜的頓河》這樣的大部頭的著作時,更需要這種小中見大、鍥而不舍的精神。 因此作者建議按照'超短篇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的順序去完成閱讀。 可是有人說我連超短篇都無法完成,那么若兮告訴你一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強迫自己讀2頁。' 我們就從2頁書這樣的小目標開始,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個習慣。 不要小瞧每天只讀這2頁書,因為運氣好的時候你有可能突破極限,創下自己'愛不釋手'的新紀錄。 這樣一來我們就很容易收獲成功的喜悅,會覺得閱讀原來也沒多難,讀起書來也輕松愉快許多了。 3.掌握全書的高潮部分 作者的觀點是我們讀書不可能做到過目不忘,即使是認真做好筆記,能記住全書的30%已經算是不錯的。 九邊在新書《向上生長》中說:
意思的就是說,讀書實際上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不要在乎我們在某一本書中掌握了多少知識,關鍵在于日積月累的閱讀效果。 作者就分享了一段30分鐘讀完一本書并且附加評論的經歷。 雖然30分鐘之內讀完是被迫之舉,而且壓力山大,但是他確實做到了。 有人可能會問:30分鐘讀完一本書,又能記住多少內容呢?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心理誤區。 我們讀書有時候的心理壓力就源于這個誤區。 有時候我們讀書,并不一定要記住全部,哪怕只是其中一個觸動你的點,你都可以認為自己讀過這本書了。 因此,為了鼓勵大家完成閱讀并有所成效,作者建議一本書只要掌握高潮部分及即可。 我們讀完一本書,哪怕是只掌握了全書的1%-2%,也沒有失敗,更沒有白讀。 掌握了以上三招必殺技,讀完一本書又有何難? 讀書的更高境界,提升思考力和表達能力這本書講述的55個閱讀技巧中,除了教你如何完整地閱讀一本書,還傳授了另外兩大閱讀技能:記讀書筆記和寫書評。
讀書筆記就是你在閱讀的過程中將自己認為有趣的、感人的、突出重點的語句劃線記錄下來。 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鍛煉你的思考力。 因為當你認真閱讀并對某一句或者某一段劃線之后,不免要隨即發表下自己的感受、觀點或者看法。 當你隨機記錄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你的思緒就會跟隨作者飄散到書中更遠的地方。 長期下來,你的思考能力必然有所提升,因為總要搞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劃線吧。 另外,寫讀書筆記還有一點好處就是可以'溫故知新'。 人的記憶能力是有限的,過目不忘或許能停留一段時間,但卻不能保證是一輩子。 但我們寫文章或者和遇到問題時,就可以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檢索需要的知識,重新溫習一遍,再拿來學以致用。 作者建議在書中3個地方劃線:
我個人認為讀書筆記也不用那么麻煩,不喜歡3種顏色劃線法,可以用一支筆劃線。 只要記錄好自己的心得體會,就沒有白讀一回。
書評就是對讀過的書抒發自己的感想、感悟,并客觀的做出評價和推薦。書評實際上是閱讀的進一步升華。 如果你將自己讀過的書,都以書評的形式加以記錄,不但日后可以回顧,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很大提升。 本書作者齋藤孝關于如何寫書評也給出了具體的建議:
這4點建議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我個人認為:'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寫書評也同理,只要能表達出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評價即可,不必拘泥于形式。 不管是讀書筆記還是寫書評,對于讀書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我們只要一步一步腳印地走下去,'讀書成就自己'是遲早的事。 找到適合自己的書,一本就足夠了這本書有幾大特點,非常值得一讀。 一是語言通俗易懂,便于讀者理解和掌握;二是善于舉例說明,讀起來代入感十足;三是知識點高度濃縮,毫無贅述冗余感。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齋藤孝還很有阿Q精神。他經常鼓勵他的學生說:
讀到這里我就被作者的阿Q精神逗笑了。不過,讀書對那些不擅長閱讀的人來說本來就是苦差事,具有點阿Q精神也挺不錯的。 同樣是關于閱讀的書,這本書和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相比,我更推薦這本書。 相對而言,《高效閱讀的秘密》更易于上手,特別是對于不擅長閱讀的人來說,更容易瞬間獲得成功閱讀帶來的快感。 這兩本書的共同點都是作者將自己親身經歷的閱讀體驗和方法分享給大家。 不同的是,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比較側重于閱讀的質量。 整本書主要是教大家如何梳理讀書筆記,將所讀過的書消化理解,從而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儲備。內容上略顯卷帙浩繁和枯燥乏味。 而齋藤孝的《高效閱讀的秘密》則側重于閱讀的實效。這本書有一個非常值得贊賞的優點,就是善于舉例說明。 書中列舉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不但生動貼切而容易理解。讀起來很有代入感,讓讀者很容易理解并掌握閱讀的技巧。 |
|